第一百四十二章華雄
出了呂布這回亂,聯盟大軍該進行的章程還得繼續進行。?八一中文網 ㈧㈧㈧.?8?1?Z㈠㈧.㈠C?O?M
袁紹如願以償,得到了盟主的位子,站在祭壇上慷概陳詞,說的都是6雲的壞話:“漢室不幸,皇綱失統。賊臣6雲,乘釁縱害,禍加至尊,虐流百姓。紹等懼社稷淪喪,糾合義兵,並赴國難。凡我同盟,齊心戮力,以致臣節,必無二志。有渝此盟,俾墜其命,無克遺育。皇天后土,祖宗明靈,實皆鑑之!”
這一番話念罷,所有的諸侯慷慨激昂,涕泗橫流,尤其以孔融為最。
他是聖人後裔,好客禮賢,卻在都昌城被打的全軍覆沒,只留他一個人倉皇逃竄。
他本以為打他的是黃巾,後來才知道這黃巾的背後就是6幽州,即現在的6大將軍,大丞相。
當然,他根本不承認6雲的身份,只覺得是6賊脅迫了皇帝所致,恨不得立刻糾集大軍,將這個亂臣賊子法辦,也好報了自己的仇!
至於曹操曹孟德,則面色有些複雜。他相信事有蹊蹺,但對於袁本初所說的6道人殘害百姓的事,他不怎麼相信。
怎麼說,6道人都教了他許多先秦儒家的學問,是他的半個老師,又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這樣的人,應該是不會殘害百姓的。
當然讓皇綱失統的事,6道人倒是能做出來。
6道人向來不在乎朝廷的威嚴……
所以,以大局為重,他便沒有開口。
檄文麼,罵的狠一些,也是正常。
便在曹操愣的功夫,袁紹已經在主位坐了下來,意氣紛,朗朗開口:“紹雖不才,既承公等推為盟主,有功必賞,有罪必罰。國有常刑,軍有紀律。各宜遵守,勿得違犯。”
這是要強調盟主的權威性了。
眾人皆說惟盟主之命是聽。
只有呂布心中冷笑。
聯盟盟主的頭顱,真適合做見面禮。
袁本初的官越大,越好啊!
只是如何聯絡他的師父,是一個問題,萬一有人不信怎麼破……
他想了想,有了些主見。
自家師父教給他的兵家道理,他可不是白學的……
場中,袁紹繼續號施令。
不得不說,如今的袁紹看起來的確威嚴萬千,很有盟主的氣勢,吩咐眾人,調理氣氛,都毫無差錯,充分展現了四世三公家族良好的教養,叫在場的所有諸侯刮目相看。
他先令袁術總督糧草,應付諸營,無使有缺。又令孫堅為先鋒,直抵汜水關挑戰。其與各部佔據險要,以為接應。
這樣的安排,有條有穩,縱然是曹操為盟主,也不過如此。
於是便有孫堅領了五千大軍往汜水關挑戰。至於眾諸侯裡一路諸侯鮑信,害怕孫堅奪了頭功,囑咐其弟鮑忠先抄小路搦戰的事,聯盟裡的人,假裝都不知道。
……
汜水關。
董卓坐在主位之上,微眯著眼,想著一些事。
在他的下,坐著他的一干文武大臣。文臣以李儒為,武將以西涼第一武將華雄為,其次是李傕、郭汜、張濟、樊稠等。
至於董卓的女婿牛輔,沒有跟來,被董卓留在了西涼,替他鎮守邊疆,以免邊關胡人寇關。
卻在此時,有士卒匆匆趕來,稟報道:“關外有逆賊搦戰,率軍五千!”
“哦!”董卓揮揮手,叫士卒下去,方才看向了他的手下,慢條斯理道。“我奉丞相之令,鎮守汜水關,如今有逆賊前來犯關,何人敢往?”
“末將願往!”
董卓話語剛落,眾將中便走出一個身長九尺,虎體狼腰,豹頭猿臂的大漢,正是號稱西涼第一武將的華雄。
“好,有華雄在,我無憂也!”董卓大喜。“你若得勝,我必向丞相為你請功!”
“諾!”
華雄拱手一拜,引鐵騎五百,飛下關來,見著比孫堅還要早到的鮑信之弟,大喝了一聲:“賊將去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