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百五十五章 塵埃落定

唐渡主力的到來,讓喀剌汗人持續了一天一夜近乎瘋狂的進攻終於落下了帷幕。

喀剌汗人計程車氣已經降到了冰點,但唐渡並未趁夜追擊,而是立刻接管山口防務,延興軍在天武和萬捷軍之前又一次擺下堅實的防線,更多的宋軍在山谷中開始救助傷員。

姚兕重傷,可性命卻保住了,高開遠身上被箭矢紮了幾個窟窿,簡單包紮後又忙著清點傷亡。

天武第二軍,全軍五千二百人,陣亡三千六百餘人,重傷八百四十餘人,都頭以上的軍官七成戰死,餘下的七百多將士幾乎人人帶傷。

萬捷軍,陣亡七百餘人,重傷兩千兩百餘人,除弩軍外,其餘將士幾乎人人輕傷。

天武第二軍承受了喀剌汗人一開始的騎兵衝擊,大部分陣亡的將士都是喪命在戰馬的衝鋒之下,古拉姆重騎戰馬同樣披掛重甲,被直接撞擊後,根本毫無生還的可能。

也就是後來,騎兵被地面屍體所阻,喪失了衝擊力,傷亡才慢慢控制了下來,增援的萬捷軍將士的陣亡人數就大大少於天武第二軍,其實是因為這個原因。

天武第二軍軍中有不少是京師勳貴家的五服外的子弟,自從從軍退役後朝廷會賞賜軍田後,有越來越多這樣身份的年輕人選擇在軍中服役,若是能夠立下軍功,還會有額外賞賜。

這對朝廷大幅度取消恩蔭制度後,不少走投無路的世家子弟提供了一個好去處,特別是這些大戶人家的子弟,錢可能沒有,但吃食卻是比普通人家好了不少,個個人高馬大,都是上四軍理想的兵源。

這種現象尤其在天武和捧日軍中為盛,畢竟是當年天子近衛,各級軍官的選派上也以勳貴之後為主,類似的背景和出身,也讓將士們之間能夠找到更多的相同話題。

徹底地消滅階級無異於理想中的烏托邦,李現的軍制改革更多的是在培養高階級人群的國家和民族責任感。

這一仗後,可想而知京師該是一副如何的景象!

唐渡兵出山口,延興軍在中,天武第一軍在左,驍捷軍在右,三軍成品字形把山口封得嚴嚴實實,另外,飛鷹軍和捧日第二軍作為預備隊,駐紮在山谷中,隨時可以支援步兵軍陣。

到了天明,重整旗鼓的喀剌汗人又一次向宋軍軍陣發起了進攻,不過這次宋軍連夜在軍陣前築起一道道矮牆,兵力更加充足,作戰的部隊更是精銳中的精銳,依託兇猛的炮兵火力,納賽爾除了心疼地看著傷亡數字,什麼也做不了。

午時,納賽爾停止了徒勞的進攻,一者,確實打不下來,二者,宋軍的主力已經逼近了,二十萬宋軍主力距離烏孜別裡山口只剩下不到六十里,縱使納賽爾如何不服氣,但這場戰鬥,基本上已經宣告失敗。

再打下去無非是消耗戰,而且還是虧得很的消耗戰!

擺在面前的,無非僅有投降一途,而在中亞和中東,投降並不是一件多麼難的事。

三月初一,李現的宋軍主力抵達戰場,烏孜別裡山口與李現所部一東一西,把四十多萬喀剌汗殘兵包圍在遍佈崇山峻嶺的蔥嶺以東的曠野上。

在得到了自己和四萬多古拉姆精銳人生安全的保證後,納賽爾王子率軍投降,隨軍前來的各部官員迅速將降兵打散,由邊軍分批向中原和安西都護府押送,他們將會成為建設大宋帝國優良的勞動力。

五年後,他們將會獲得陸續獲得自由,如果,他們還活著的話。

李現帶著十萬大軍轉而北上,越過圖魯噶爾特山口翻越天山山脈,配合昌吉的宋軍向伊寧城的伊卜拉欣展開夾擊,東喀喇汗大敗,伊卜拉欣在亂軍之中被殺,所獲戰俘全部交給遼國,充實國力。

隨後,回合後的宋軍兵不血刃地拿下八剌沙袞,恢復了這座古城原本存在於漢文明的名字——碎葉鎮,北廷都護府的府治也搬到了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