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87章 電影應該划過來

很多人以為,只有英語片可以入圍最佳影片獎,非英語片只能入圍最佳外語片獎。

其實不是。

奧斯卡並未做死規定,比如1938年的《大幻影》、1969年的《焦點新聞》、1972年的《大移民》、1973年的《哭泣與耳語》等等,都是非英語片獲得了提名。

而原版的《美麗人生》和《臥虎藏龍》,還是最佳影片、最佳外語片雙提名,這個並不衝突。

當然他們都沒拿到。

唯一一部非英語片斬獲最佳影片獎的,是韓國的《寄生蟲》。當然了,這與楊紫瓊拿影后是一個性質。

此刻,陳奇版《美麗人生》拿了三個提名,最佳原創劇本、最佳影片、最佳外語片,這個新聞不大不小,卻也足夠引起大家驚訝。

名單公佈完畢,記者們紛紛提問。

電影公司的人則是迅速離場,他們要馬上開會研究,針對提名進行必要的公關活動。《美麗人生》的最佳影片、最佳外語片,20世紀福克斯只能下注一個。

次日,新聞發出。

新華社、中新社、大使館、領事館都注意到了,又把訊息發回國內。香港那邊更快,直接就發了,臺灣自然也知道了。

國內報紙開始報道,聲浪並不大。

只是提名,又沒有獲獎,而且現在的群眾99%都不知道奧斯卡是啥東西,還得解釋是美國電影的金雞百花,多麼多麼厲害云云。

業內比較關注。

正值中國電影走出去的檔口,《美麗人生》拿了金熊,又獲得奧斯卡提名,臉上賊有光。臺灣那邊又是封鎖訊息,港媒依舊泛酸,因為港片確實沒拿過。

而年終歲尾,所有單位都要寫報告。剛好這個訊息傳回來,連同東方公司的年終報告一起放在文化部桌子上,文化部匯總到部裡的報告上,又給了更上頭。

而這個時節,也是天天開會。

這日一早,朱牧之便進了海子裡,到勤政殿參加一個會議,級別很高,丁橋都沒資格出席。

會場只供白開水,龍井茶一小包一小包的裝好,五毛錢一包,想喝茶自己掏錢。朱牧之買了點茶葉,滋溜滋溜的喝。

不一會,吳冷西也來了,摸摸兜面露尷尬。

“忘帶錢了?來來來,我請你喝茶!”

朱牧之又摸出五毛錢,吳冷西哼了聲,跟別人借了五毛,也買了包茶葉——自己掏錢喝茶這個事,是王蒙透露出來的,他當年做過文化部部長。

倆人座位挨著,偏偏還不對付。

老同志經歷過革命洗禮,不代表沒有私心私慾,起碼得為自己的部門爭利益。

廣電和文化部這兩年關係很差,表面看是陳奇,根本性的原因,是電視機和電視劇的飛速發展,威脅到了電影產業。

二人在這裡自然不會吵架,滋溜滋溜的喝茶水。

沒多久,大大大領導來了,主持會議。

會議過程沒什麼說的,但開著開著,不知誰起的頭,忽然拐到了春晚上,大領導顯然也很感興趣,問:“牧之同志,我聽xx同志(真理部領導)說,今年的晚會很精彩啊?”

“大家想了一些新點子,精不精彩不敢說,我們都是為人民服務。”

“馬上就到除夕了,一定給人民群眾辦一臺好的晚會……方才說解放思想,堅持改革,文化部這兩年做的就很好,大膽開創實驗田,為國家創匯,在國際拿榮譽……”

大領導誇讚了幾句,繼續開會。

朱牧之心裡美滋滋的,小陳真是文化部的一塊寶啊,沒有他,部門做的都是常規工作,有了他,咔嚓一下子彎道超車。

“……”

吳冷西面無表情,內心鬱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