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啟明回了北影廠,沒到主樓,突然想去樓房那邊看看,他還一次沒去過呢,
進門往左,兩棟住宅樓立在那裡格外顯眼,與樓下的一片設施好像自成區域,與北影廠的畫風不太搭調。他站在樓下往上看,自己都有點眼饞。
他也無非是住院子,也得去擠公廁、用蜂窩煤啊。
再看看樓前,是一塊已經推平整的空地,沒有繼續開發的意思。
胡啟明知道這是個難題:要麼選擇討好職工,出賣廠區蓋樓;要麼守護北影廠,保持獨立完整。他又不傻,接受東方公司的條件,等於弄了塊租界,以後還不一定誰說的算呢?
也別小看一些職工的思想,人家真是有信念的,賣廠區不是那麼好賣的。
「胡廠長?」
他正想著,忽聽到一聲招呼,抬眼一瞧,正是剛從辦公室出來的陳奇,道:「陳奇同志!」
對於這種情況下的首次碰面,二人都有些意外,胡啟明露出笑臉主動道:「我沒事過來瞧瞧,
你是要出門?」
「嗯,我得去趟文化部。」
「那巧了,我剛回來。你忙你的,改天再聊。「
「好好!」
陳奇擺擺手,拉開面包車門上了去,胡啟明還得給讓路,看著車屁股撇了下嘴。他最羨慕東方公司的是錢,人家有錢啊,磁帶都賣瘋了。
陳奇是接到丁橋的電話才來。
他敲開辦公室的門進來,道:「丁部長,您找我?」
「奧運冠軍訪港是你攝的?」
「我只是找霍震庭先生聊了聊,微不足道。”
「算了吧,我還不瞭解你?霍家來訊息了,他們願意支援這個活動,需要具體商。”
「能成麼?」
「成不成要看港英政府,我們談判正在關鍵時刻,這些東西都能變成施壓的條件。我方佔優,
就可以去。不過與我們沒什麼關係,畢竟是體育界的事情。」
「那我們可以做文化界的事兒啊,比如組織電影人交流。」
「你一天天精力太旺盛,搞的我都頭昏腦脹。電影人交流不是什麼大事,也不用放在今年,等等吧。”
「行,我聽您的。我過幾天就回港了,我得跟您確認一下,那個對港片開放的事可是大事,香港同胞很急切。我還是那個意見,開放對內地產業也有益處。」
「哦?這從何說起?」
「您有沒有聽過蝴蝶效應?」
「什麼?」
「不是!青蛙效應,也不對—那個,哦!鯰魚效應!「”
陳奇巴拉巴拉解釋一遍,道:「國內電影產業之所以這樣,一個原因是自成體系、牢不可破。
那我們可以引進外部競爭,打破這個體系,最起碼也能鑽出一個口子。
電影從業人員近百萬,這是他們的依仗,改革不好動。如果放港片進來,港片本身就有政治依仗,我們也能有一個好理由。」
「商業性上我們肯定打不過香港片,國內電影產業會更難過。」
「所以要對港片做限制,什麼樣的片子、什麼樣的演員才能進來,每年比如給10個指標,讓他們自己搶去,讓他們對掐,我們大方向調控就可以了。」
「你的意見很有價值。茲事體大,我也是那句話,你先拖住他們,明年再上書!」
「好,我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