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豐臺的六里橋北里,有一座佔地392.1畝的大院,正是八一廠。
是北影廠的兩倍大。
八一廠與北影廠關係極佳,汪洋甚至參與過八一廠的籌建,北影廠的導演、演員也經常給八一廠拍戲。
後來因為一部《許茂和他的女兒們》撞車,兩家堅持拍攝,誰也不讓,由此誕生了史無前例的電影雙黃蛋:同樣片名、同樣的內容、同時公映。
北影廠的更勝一籌。
“滴滴!”
隨著麵包車開進去,陳奇打量著這家陌生的單位,第一感覺就是齊整,建築、道路、綠化的規劃都跟營房一樣,方方塊塊。來來往往的人很多,大部分穿著軍裝,個個身姿挺拔。
八一廠隸屬總政,經典可太多了。
《地道戰》《地雷戰》《林海雪原》《閃閃的紅星》《大決戰》《大轉折》等等,新世紀初還做過商業化嘗試,拍了一部《衝出亞馬遜》,侯勇主演,可惜成績不好。
後來與總政歌舞團、話劇團等,合併為解放軍文化藝術中心了,但拍戲還是掛八一廠的名頭。
黃宏當過廠長。
“就是這裡了!”
車子停在一棟樓下面,陪同的港澳辦、電影局人員先下來,陳奇和徐克隨後,他們要去找一位副廠長對接。
幾人上樓,穿過長長的走廊,迎面過來一個人。
徐克開始沒在意,走近了不覺一愣,轉頭看陳奇,這傢伙呈現出一種很古怪的表情,似乎頓了兩秒鐘才主動打招呼:“古月同志!”
“哦,你是陳奇同志啊?”
古月辨認了一下,笑著近前握手,道:“你好你好,沒想到在這裡見面,你來談合作?”
“有部戲需要聊一聊,您也忙呢?”
“是哦,廠裡在籌備新戲,您先忙著。”
倆人客氣了幾句,古月走了。他們之前沒見過面,但彼此聽聞,因為龔雪作為陳奇的外派代表,與其他廠的演員都很熟。
徐克小聲道:“他是……怎麼那麼像?”
“特型演員。”
“怪不得,就是口音不像。”
“你還知道口音?”陳奇詫異。
“我看過很多東西的,我喜歡《智取威虎山》!”徐克道。
“他不是湖南人,平時用不著說湖南話,拍戲就換了。”
古月本姓胡,烈士遺孤,1949年,被當時南下的解放軍從桂林孤兒院裡救了出來,從此部隊成了他的家。後來在昆明軍區的宣傳科,78年被花帥欽點,當了特型演員。
把胡姓拆開,便是藝名古月。
經過了一個小插曲,幾人來到了一間辦公室,見到了副廠長和廠裡的一些創作人員、技術人員。拍《美麗人生》時就得到過八一廠的幫助,陳奇也不算生人。
“我們幫廣西製片廠拍《血戰臺兒莊》,李宗仁的兒子不知從哪裡聽到了訊息,說是要回來探親,還想看看這部電影。”
“這片子還沒完成吧?”
“是啊,不過不好拒絕,我們準備趕製一部樣片出來。臺兒莊大捷嘛,我們表示理解。這部電影除了李宗仁,對老蔣也有幾分正面的刻畫……”
“哈!”
“哎,不要笑。老蔣起碼鼓舞了士氣。”
副廠長頓了頓,問:“陳奇同志,聽說你在臺灣搞了一樁間諜計,現在是什麼情況?如果《血戰臺兒莊》在香港放映會不會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