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北上廣是中國的盆景,代表改開初期最先進的一面,那陳奇就是盆景中的盆景。僅他這些年出的國,都是許多高階領導沒經歷過的,更別提一般同志了。
《血戰臺兒莊》由廣西製片廠出品。
導演楊光遠、翟俊傑,主要演員十來個,基本是第一次來香港。陳奇在符合標準的基礎上,儘量好好招待他們,這讓大家驚歎不已,深感香港發達的資本主義社會。
“導演好!”
“您好您好!久聞大名啊,終於見到了。”
楊光遠握了握手,他的履歷比較獨特,單位不是製片廠,而是冀魯豫軍區的專職攝影師,由於跟八一廠關係好,慢慢走上導演道路,後來也成為了《大決戰之遼瀋戰役》的導演。
他介紹那些演員,道:“這位是李宗仁的扮演者邵宏來!”
“這位是張自忠的扮演者初國樑!”
“這是王銘章!”
“孫連仲!”
“湯恩伯!”
“白崇禧!”
“韓復渠!”
陳奇一一握手,問:“廖耀湘沒來啊?”
“廖耀湘沒參加臺兒莊戰役!”楊光遠奇怪。
“哦哦,我記混了……”
陳奇笑笑,自己對廖耀湘比較熟,天天讓谷薇麗狙擊廖耀湘的兵團。
最後一位,自然是飾演老蔣的趙恆多,50多歲,很瘦,前半個腦袋沒頭髮,留著一撮小鬍子。陳奇近距離打量,老實說有點像,但也沒那麼像。
孫飛虎其實也不太像,僅從外貌上對比。
關鍵老蔣的造型有特點,光頭、小鬍子,把握住這兩條就差不多,陳道明、張國立還演過老蔣咧。張國立外形像麼?當然不,精髓像就可以了。
眾人就座。
陳奇安排行程:“諸位先接受幾家報紙的採訪,趙恆多同志多亮亮相,多拍照片。然後就是首映,記者我們都協調好了,不會問敏感問題。
你們回答的也要注意,《血戰臺兒莊》是釋放善意的,把握好分寸。”
如果按照他的想法,他就讓趙恆多穿上老蔣的制服,在首映當天來一段激情演講。但不能這麼幹,又把老蔣當小丑了,與中央的方針不符。
老蔣在銀幕上的形象,其實是我們自己給轉變的。
以前就是純反派,後來慢慢“美化”,往暗藏喜劇色彩的末路梟雄的方向上引,網上湧現出無數個梗,為群眾提供了良好的談資素材。
“陳奇同志!”
導演楊光遠略顯擔心,問:“上頭要大力宣傳《血戰臺兒莊》,香港對這種片子應該不太感興趣吧,我們能完成任務麼?”
“沒關係!”
陳奇笑道:“你們放寬心,跟著行程走,其餘交給我們。”
…………
香港公眾對《血戰臺兒莊》確實不太感興趣,那就得讓他們感興趣。
所以陳奇死拉硬拽的要把右派帶上,刻意引導左右、大陸與臺灣關係的話題。他反覆公開邀請謝忠侯參加首映,謝忠侯裝死就是不回應。
他還公開喊話:“臺灣有不少參加過臺兒莊戰役的老兵,我們由衷希望他們能來看看這部電影!”
“大陸相關方面,正在研究臺兒莊戰役紀念館的籌建。抗日戰爭是我們中華民族不可磨滅的一段歷史,我們希望把歷史記錄下來,由兩岸合作,共同完成紀念館的建設。”
“比如收集當時的文物,老兵口述歷史,當時的文字、影象等等,我們相信臺灣存有大量的資料……”
兩岸關係破冰,需要尋找一個突破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