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60章 寵物小精靈

我想做漫畫刊物!」

「漫畫???」

谷薇麗一愣,她以為會做電影、娛樂、文化方面的,沒想到是漫畫,梳理了一下頭緒,道:「香港漫畫確實很繁榮,以黃玉郎和上官小寶為首,二人各有一幫徒子徒孫,開公司風生水起。

黃玉郎手下還有個叫馬榮成的,代表作《中華英雄》,每期能賣20萬冊,銷量第一!」

「你怎麼這麼瞭解?」陳奇異。

「嘿嘿!」

谷薇麗有點不好意思,道:「我平時會看些漫畫打發時間,但我不太喜歡港漫,畫風粗獷,一個個都是肌肉男,我喜歡看盜版日本漫畫。」

「你不用刻意強調盜版!」

陳奇蛋疼,自己的秘書還是個隱藏二次元。

谷薇麗繼續道:「港漫流行武俠、黑幫兩大類,老闆你想分一杯羹不太容易。黑幫題材我們不太好出版,武俠呢,或許我們可以買金庸的版權,把他的改編成漫畫?」

「思路還行,但我們不做這些!」

陳奇解釋道:「漫畫、動畫、遊戲、周邊,這是一套體系,我們都要搞,先從漫畫開始。你去註冊公司,然後招攬一些本土人才,找幾個熟手把控,餘下全招新人。新人的創作風格沒有被汙染,可塑性強。

你再聯絡梁曉生,讓他從內地找一批人,過來學習怎麼畫漫畫。我們先把人才資源搞定,再開發作品。」”

「內地沒有漫畫人才麼?」

「他們都是做連環畫的,連環畫和漫畫不一樣。總之這件事很重要,我們未來的業績增長就靠它們了!」

「我明白了!」

谷薇麗狼狠點頭,知道這關乎公司的整體產業佈局。

而且她看老闆胸有成竹的樣子,估計腦中已經有作品了,也對哦,老闆本身就是最出色的編劇,寫點動漫故事還不手到擒來?

香港的本土漫畫誕生自60年代,70年代的時候,湧現出黃玉郎和上官小寶兩位作者,一個畫了《小流氓》,後來改名叫《龍虎門》,另一個畫了《李小龍》。

各自招兵買馬,成立公司,打的不可開交。

黃玉郎這個人不僅會創作,經營上也頗有頭腦,進入80年代漫畫市場繁榮,

供不應求。

他採取流水線作業,比如有人專畫背景,有人專描頭髮,有人專畫肌肉紋等等。生產效率大大提高,公司迅速壯大,一度吞併了上官小寶,形成壟斷地位,

公司甚至上市了。

順帶一提:黎姿曾經是黃玉郎的女朋友。

然後便是今年,黃玉郎公司受股災影響,一度要被收購,他為了保住公司開始做假賬,被查出來蹲監獄,手下人分崩離析,各立門戶,造成90年代愈發繁榮的漫畫市場。

《風雲》《古惑仔》《麥兜》《天子傳奇》等等。

港漫的風格比較特別,一眼辨認:男的全是大粗脖子,一身肌肉塊,很多女角色也是一身肌肉,隨時都要茬架那種。

再說內地。

內地的連環畫產業很興盛,但它不是漫畫。

連環畫更像是一種插畫,漫畫講究連續的故事、細膩的分鏡、飽滿的人物情緒和讓讀者充沛的代入感。所以陳奇要招一批人來培訓,如何畫漫畫。

說起來,內地的漫畫刊物要到90年代了。

比如《畫書大王》,簡稱畫王,就是很有代表性的一本雜誌,早期的國漫作品《雪椰》《小山日記》都在上面連載。

轟動一時,但僅僅出了24期就停刊了,原因是:

「在一次關於少兒期刊的會議上。一位參會的領導突然拿出一本畫王,憤憤地指著一副彩色插圖說,這樣的畫能給孩子看嗎?並指示馬上把雜誌停掉。」

那幅插圖,出自北條司的《城市獵人》。

當時畫王轉載了一些日本漫畫,百無禁忌,有不少內容確實不適合小孩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