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炷香左右,小夥子拿著一個牛皮紙包著的包裹過來,“大嬸,你剛才說的是林大寶吧?”
“嗯,對。”
“我們得做個登記哈,你叫什麼名兒,哪個鄉里的?他是你什麼人吶?”
“我叫趙曉曉,住在山坳村村尾處林家,寄件的林大寶是我兒。”
小夥子執著毛筆,低頭在一本記事本上頭一一將其記下,隨後吹了吹墨漬,念著:“林趙氏曉曉,山坳村村尾,林大寶之母,可對?”
“對的。”
“好嘞,這是你兒子寄給你的。”小夥子探頭把東西遞出來,臨了還不忘小聲叮囑:“裡頭有銀錢,最近鎮上不安寧,大嬸你仔細著點。”
“好,多謝提醒。”
顧曉曉接過包裹,找了個僻靜的角落,拆開外邊的牛皮紙,裡面有三樣東西。
一個略微劣質的圓形首飾盒,一封信,一個灰布錢袋。
開啟信,兩頁紙。
前篇上半段讀下來,字裡行間透著對她的關切之意。
從後半段看得出林大寶在虎頭商行過得還不錯,還言明瞭虎頭商行的碼頭是十天結一次賬,給銀錢很痛快。
因著表現得不錯,又加上識字,頗受管事的關注和提攜。
還說他現在已經不幹賣力苦活兒了,而是在管事手底下學著算賬。
信的第二頁問候了林家二老,也問候了弟弟妹妹們,卻唯獨沒半點關心王秀蓮的隻言片語。
將信妥帖收起來,放進衣襟裡。
錢袋子也藏進裡衣的暗袋裡,隨後開啟木盒,裡面躺著一枚通白圓玉,拿起來下方還有個小紙條。
“託佛僧開過光,玉代兒佑娘安。”
這小子是真不肯承認秀蓮啊,這開過光的玉不送將要生產的媳婦兒,卻送給她這個身體倍兒好的娘。
真是讓人不知該說什麼好......
將玉拿在手裡打量了下,顧曉曉嘆著氣,將玉和信一併放好,轉身走出巷子。
正巧瞅見街巷頭處,支著一個攤子。
她僅是停頓一瞬,便往攤子走去。
“寫一封信多少錢?”
“五文錢,概不講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