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是戰亂之期,許多貧困人家養不起孩子,便會將女兒送至女學教養。在很長一段地間,女學聲望極高,沐氏更成了天下女子榜樣,受人敬重。
行止後來回到越州,組建紅櫻軍時,有數名女軍是從沐氏女學出來的。她這才知道,所謂女學,的確教地些窮困的女孩兒讀書習武,但同樣也教女子媚術,只要一旦成年,便會喂藥控制。她們要為吳家辦事,去打探情報,甚至被吳家當作妓子招待客人。
行止沒有想到,文華院還能髒汙至此。
她對紅櫻軍女子極為愛惜,一怒之下把文華院給燒了。大火燒了數日,她宋行止也背下極大的惡名,被罵了十年。
如今,吳良啟果然要施此計策。吳良啟擴充文華院時,一開始推楊絮棠為院長。
但楊絮棠不沾俗事,一心教書,把院長一職給推了。
吳良啟打著要稟呈姚琮儒風的名號,從忠武把姚琮的幼子姚殊同請至越州擔任院長。
此時大家都還不知道,姚殊同及姚景一早就歸了鳳帝,乃吳家帳下走狗。
“嵐州,你覺得如何?”吳良啟問道。
“大人有此念,乃天下儒生之福。”楊絮棠道。
“嵐州亦贊成擴充文華書院?”吳良啟大笑一聲,“那真是太好了,若是擴充文華院,嵐州你當仁不讓要做院長。”
行止的心瞬間提了上來!
她不記得前世文華是怎麼擴充的,在此之前文華院就是老師在承擔著,只是他招收的學生並不多。
後文華院擴充,姚殊同回越州任院長,老師便更加深居簡出,只教授極少數學生。
他不愛俗世,不沾俗事,不問政事,肯定是一口拒絕的。
楊絮棠略略思索後道:“家師臨去前,曾言若天下能復人倫,興儒學,去蠻化,那他九泉之下也能瞑目。楊某數年來,一直在文華院教學,也是想承家師遺志。若楊某能為此盡一分力,自然是鞠躬盡瘁。”
“……”這是答應了!
吳良啟有些意外,他本是客氣之言,料想楊絮棠應該會推辭。
“楊先生這是同意了?”
“這麼好的事情,楊先生當然同意。”林貫祺大聲道,“這天下除了楊先生,還有誰能做文華院的院長!”
“楊某勉力一試,只願不負大人所託。”楊絮棠道。
“那真是太好了。”吳良啟摸摸鬍子大笑,“本官已修書至忠武,請姚相的幼子殊同不日回越州,任文華院副院,同嵐州你一起創辦文華院。”
行止聽了心裡冷笑!分明是吳良啟料定老師會拒絕,早就準備讓姚殊同來做文華院院長。誰想,老師居然接受了!
“那再好不過,我亦許久沒見師兄。”楊絮棠道。
“既然擴充文華院,楊先可否收我這個山野匪子做學生。我母親也是日日都想我能多認幾個字。”林貫祺說。
“所謂有教無類,只要林少寨主有心讀書,文華院自然歡迎。”楊絮棠道。
“感謝先生!連我這個山野匪子都有書讀,姨父,你這功績註定要名垂千古啊!”林貫祺大笑。
吳良啟只摸摸鬍子,皮笑肉不笑,不接林貫祺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