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百年前,樓蘭國來了一位巫師。
這位巫師,相貌英俊,法力高強,容顏不老,深得樓蘭國國王的信任和喜愛。
巫師最初只是作為樓蘭國的祭祀巫師。
每年祈福節時,為樓蘭國祈福靈氣。
那時的樓蘭國,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國力強盛,輝煌一時。
因祭祀巫師表現優秀,樓蘭國的國王,便將其封為樓蘭國的大國師,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利。
"祈福靈氣?"花未央心裡咯噔一下,覺得這件事聽起來有點耳熟。
她突然想起,大夏國不是也有,靈氣祈福大會嗎?
不知大夏國的靈氣祈福會,和幾百年前樓蘭國的靈氣祈福,是否存在某種關係?
她心中似乎有什麼東西呼之欲出 ,可是,她又說不出來個所以然來。
花未央想了想,說道:"大夏國也有,靈氣祈福會,不知和樓蘭國相比,是不是一樣呢?"
娜依到底是樓蘭國皇族之人,見多識廣。
她解釋道:"但凡一個國家,在大型節日或者祭祀日,都會有祈福或者祭祀活動。"
接著,娜依給花未央,又詳細解釋了一番。
原來,祈福大會,又稱為靈氣祈福節,或祭祀節,或祭天日,或祈福節,或祭祖節。
不同的國家,稱呼不盡相同,基本流程有繁複或者簡單的差異,但是目的都差不多。
那便是,祭拜天地,祈福百姓,希望天神保佑自己國家,來年風調雨順,國富民安,皇族輝煌。
一般來說,國家越是強盛,祭祀流程則越複雜,獻祭的物品則越多。
國家越是弱小,則祭祀流程越簡單。
還有一些國家,將祈福和祭祀分開來,比如大夏國。
複雜的祭祀,共分九個儀程,即迎神、奠玉帛、進俎、初獻、亞獻、終獻、撤饌、送神、望燎等。
每進行一項儀程,國主都要分別向正位、各配位、各從位行三跪九叩禮。
從迎神至送神,要下跪70多次、叩頭200多下,歷時兩小時之久。
除此之外,祭祀還需要準備,許多祭祀的祭品。
第一類是"六畜"獻祭,主要有馬、牛、羊、雞、犬、豕等牲畜,作為獻祭祭品。
第二類是玉帛,包括各種玉製禮器和皮帛,糧食,酒水等。
第三類是人祭,用戰爭中抓到的俘虜,婦女,或者兒童,作為獻祭物件。
人祭的形式又有火燒、水溺、活埋、刺喉瀝血和砍頭,甚至於把人剁成肉,蒸為肉羹,獻祭神靈。
有些國家用活人祭祀,其數量一次甚至達到數千人。
花未央聽得不寒而慄,驚呼道:"人祭?這也太殘忍了吧?"
娜依幽幽地說道:"人祭現象很正常啊,戰爭中抓到的俘虜,特別是老弱病殘,兒童婦女,大多都會被當成祭祀的祭品。"
娜依講述這件事,語氣很正常,就像在說小貓小狗,一點也沒有花未央的大驚小怪。
花未央嘆息道:"可是,他們也是人啊!就算戰爭失敗,他們也是無辜的受害者,這些人實在是太可憐了。"
娜依幽幽地說道:"誰說不是呢,成王敗寇,自古如此。國家滅亡 ,子民肯定遭殃,不可避免。"
花未央爭辯道:"可是,老百姓做錯了什麼?為何戰敗被抓到,就要被當成祭品獻祭?這也太不公平了。"
娜依邊幫花未央搓洗毛髮,邊說道:"是啊,所以,樓蘭才想變得更強大,絕不能讓子民,變成別國的祭品。"
花未央吹了吹貓鬍子,一時無語:"……"
娜依說道:"剛才講到哪裡了?對,樓蘭國的大國師……"
自從樓蘭國有了大國師之後,樓蘭國便開始走向輝煌,盛極一時。
樓蘭國的國師,法力十分了得,他不但能隨意調動天地靈氣,令樓蘭國周邊的草原生長繁茂,風調雨順,牧民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