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回驕傲號給他帶來三條小木船和十輛三輪車,小木船就是從那三艘帆船上解下來的,三輪車是溶洞物資,是給他運煤用的。
按照顧船長要求,任柯要儘量在碼頭上常備一些煤,好讓妮可號過來的時候能隨時獲得燃料補充。
按照妮可號往返新安城——蘇祿——紅碼頭的班期,差不多每隔一個半月妮可號就會路過紫霞島一次,這就是任柯給妮可號準備煤的頻率。
如今無論是作為燃料,還是作為工業原料,紅樓方面對煤的需求量越來越大。
但是要獲得帝汶島上的煤,不僅需要假他人之手,而且還倒了好幾手,加上眾所周知的原因,現在帝汶島的煤供應極不穩定。
當然了,成本因素也是一個關鍵,帝汶島上的煤哪怕再便宜,相對於紫霞島而言仍然是高的。
要知道如今任柯八十人的護衛隊都是小夥子,是壯勞力,現在每個月一兩五錢白銀拿著,好吃好喝供著,不拿來使喚幹活,難道留著當大爺嗎?
一句話,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肯定是不可能讓這群人閒下來的。
因此,為了多挖煤,任柯一方面從移民裡招募礦工,還派護衛隊分班輪流去礦場幹活,到了後來,任柯大肆擴充了護衛隊的規模,使其人數漸漸超過了魏鴻的新安城警備隊。
紅樓方面非常支援任柯的做法,與對魏鴻那邊一副摳門的做派完全不一樣,夏小歐主持的聯邦財政部對紫霞島護衛隊的軍費預算大開綠燈。
為什麼?因為任柯的這支護衛隊不僅僅只搞花錢的軍訓,還要做掙錢的挖煤生意,到了後來,顧船長主持的航運公司每年給紫霞島支付的煤錢,居然能抵消一大半軍費,這樣的好事聯邦財政部當然樂見。
好在黑水河上游的那座露天煤礦開採起來確實很方便,運輸也容易,走水路,可以在河裡用木船運,走旱路,河岸上有事先開出來的簡易土路,用三輪車運。
於是任柯把這八十人的護衛隊分成五個班,每個班有班長副班長各一人,一班二班挖煤,三班運輸,四班五班則留在任柯身邊搞軍訓和執行各種勤務以及輪休,這樣兵們勞逸結合輪流倒班,緊張歸緊張,但貌似也累不著。
時間回到一六五九年六月二日,驕傲號早在三天前就離開了紫霞灣碼頭,繼續北上做自己的生意去了,老王和老朱被暫時留在紫霞島上,兩位大佬在等待妮可號的到來。
這天上午,妮可號高大的身影終於出現在紫霞灣的遠方,一聲雄渾的鳴笛響起,讓碼頭上的人們無不忘記了手頭的工作,抬頭呆呆地望著這艘傳說中的澳洲大鐵船。
因為妮可號的吃水無法靠上紫霞灣碼頭,妮可號一到,立刻就有一葉小舟把兩位大佬送了過去。
與此同時,妮可號上也放下五條救生艇,這些空載的小艇上帶著空籮筐,妮可號的代理大副李俊明帶領十個船員划向碼頭,顯然他們是來運煤的。
任柯又見到家裡的夥伴們了,心情很愉悅,不過大夥沒有多聊什麼,只是親熱地招呼,順帶開幾句葷素搭配的玩笑話,然後熱情地擁抱鬧騰了一番後就開始各忙各的去了。
只有李俊明匆匆告訴任柯,妮可號剛剛從蘇祿的霍洛港過來,根據我們掌握的情況,幾乎可以肯定的是,在年內也許最遲到明年年初,蘇祿國將有大變。
李俊明相當篤定地說,那位年青的國王很有可能親政,屆時你這裡可能會一次性獲得數千,甚至上萬的漢人佃奴,所以你這裡要做好準備,別到時候搞得手忙腳亂的。
任柯聽了很興奮,一旦有了豐沛的勞動力,自己在紫霞島上的各項事業將很快獲得突飛猛進式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