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對朝月國的射藝頗感興趣,正巧,今天本世子帶了弓來,不若就比比騎射功夫,如何?”
匈奴多遊牧,騎馬射箭的功夫自然了得,想靠優勢之技比試,很正常。
熒惑拍了拍手,很快就有一隊匈奴士兵抬了幾塊箭靶出來,放在了兩軍之間的空地上。
準備這麼充分,哪像是忽然興起,明顯有備而來。
織夢仔細審視著箭靶想看看是不是動了什麼手腳,也不知道這熒惑想幹嘛,這麼大費周章的出兵叫陣就是為了跟他們比射箭?
還是說,他篤定自己會贏?
熒惑取下背上的飛鸞,還是那樣散漫的模樣,卻處處透露著一股桀驁不馴的自信。
“既是本世子邀戰,那就先獻上一手。”
他策馬往後拉開很長一段距離,隔了一百來步的時候才慢下來。
胯下駿馬踢了踢前蹄,一副蓄勢待發的模樣。
熒惑又往這邊看了一眼,唇邊帶了點明亮的笑意,然後驅趕坐騎加速衝刺,在飛速移動的時候,直接放開了手中的韁繩,以雙腿御馬,從箭囊裡抽了一支箭搭在弓上,在經過箭靶的一瞬間,迅速射出一箭。
如同鶴鳴長嘯,裂空而去。
“嘭!”
那箭矢準確無誤的釘進了箭靶,然後整塊靶子轟然間四分五裂。
眾人看得清清楚楚,靶子碎裂前,那支箭矢已經穿透了厚厚的箭靶。
力道之大,叫人汗顏。
領將之中有擅長射箭的將軍,看著那落在地上的箭,臉色驚訝,“白矢!”
(ps:補充一點射箭的小知識。【五射】古代的五種射技,這五種射技為:白矢、參連、剡(yǎn)注、襄尺、井儀。《周禮》中有記載:“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一曰五禮,二曰六樂,三曰五射,四曰五馭,五曰六書,六曰九數。”後人引注:“五射:白矢、參連、剡注、襄尺、井儀也。雲白矢者,矢在侯而貫侯過,見其鏃白;雲參連者,前放一矢,後三矢連續而去也;雲剡注者,謂羽頭高鏃低而去,剡剡然;雲襄尺者,臣與君射,不與君並立,襄(讓)君一尺而退;雲井儀者,四矢貫侯,如井之容儀也。”也就是說:白矢,箭穿靶子而箭頭髮白,表明發矢準確而有力;參連,前放一矢,後三矢連續而去,矢矢相屬,若連珠之相銜;剡注,謂矢行之疾;襄尺,臣與君射,不與君並立,讓君一尺而退;井儀,四矢連貫,皆正中目標。)
織夢轉頭對逐安說:“哥哥,這人是個怪力士。”
“嗯,此人方才還未盡全力,只是隨意射了一箭。”
熒惑射完一箭,便放慢了馬速,有匈奴小兵小跑著去把他的箭撿了回來,恭恭敬敬地呈給他。
熒惑隨手拿回箭,對著他們招了招手朗聲說道:“這是五射技之一,沒什麼難的,素聞朝月國人才濟濟,精通禮法,不若我們比比參連之技如何?”
赤裸裸的挑釁。
那位將軍又解釋道:“參連,前放一矢,後三矢連續而去,矢矢相屬,若連珠之相銜。書中有過記載,創立之初,乃是先射一箭,後三箭加上第一箭首尾相連成一條直線。不過之後此技法太難,幾乎失傳,流傳下來的技法已經簡化,連射四箭,就是先射一箭,再連射三箭,不可停頓,講究一氣呵成,箭矢接連不斷,在側面觀之,如同緊隨而去,連成一線。”
○
萬邦當即問道:“那你可能做到?”
那將軍面色一赧,羞愧難當,“末將慚愧,不曾修習此技。”
“那有哪位將軍願意上去比試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