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真的去赴宴了?”
窮書生從來不是吳小花一個人的專利。想讓人請吃喝的也不是三五個。
見吳小花確實是去了,有不少人在蠢蠢欲動。
畢竟吳小花這探花都去了,他們為什麼不可以去。
“年兄,我勸你們不要去。這盧烈心黑的厲害。”見同年有如小羊羔似的欲撞入狼口,便有那瞭解一些情況的同年攔了。
“怎麼?他還能逼我等借貸不行?我等可是中了的。”
那人看了眼自己這驕傲的同年,說:“就是中了,才阻你去。你們可知這發榜之日,可還有一個稱呼?”
“何等稱呼。”
“榜下捉婿日。”
只聽那個士子說道:“我等中了計程車子,現在可是香饃饃,這鎬京有女待嫁的人家最愛捉我等中舉計程車子,與其女成親。”
那些士士全都嚇壞了……怎麼可能。
“嚇到”是真,“全都”卻是假的。成了親的,或是對未來有規劃的,自然是“嚇”。
可是人形各色,也有那眼睛活絡的,已經在想自己怎麼耍開同年,被人捉婿了去。
要知道這有資格捉婿的,最少也是個豪強。有人覺得中了舉,當了官,便是人生的巔峰了。但是也有那見多識廣的,明白官場僅僅是起點。想在官場混的開,需要大最的人脈與金錢。
只不過那士子又說了:“你們不要以為被捉了婿,是多好的事。你們又怎麼知道你們娶的是不是個母夜叉。”
這話一出,又有許多人是真的怕了。
不過還有人不怕。這類人分兩種,一種是年紀大的,就是給了他絕色佳麗,他也耕不動田的,對於老婆是美是醜,並不是那麼在乎。
而第二種人更好懂,這裡是大宋。老婆長的醜怕什麼,又沒有規定只能娶一個。不要說宋法規定的三妻四妾,只要身體受得了,天天當新郎都沒有問題。
但是,那個士子還有話說:“如果只是娶個醜的,也算你們走運。就怕那等家中無子的,捉了去當那上門女婿的。”
“什麼?這不是沒了前途了嗎?”
在中國的婚嫁風俗裡,通常是女方嫁到男方家,而贅婿則恰恰相反,是男方嫁到女方家裡去,這樣嫁到女方家的男性就稱之為贅婿。而一般招上門女婿的家庭,也多是因為自家沒有生男孩子,需要招個女婿回來給自己家延續香火,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講,上門女婿的作用其實就是當種男,《史記》裡司馬貞是這麼註釋的:贅婿,女之夫,比於子,如人疣贅,是餘剩物也。說白了,這贅婿雖說是女人的丈夫,可就像人面板上的瘊子,多餘又讓人討厭。
在春秋戰國時期,魏國就曾出臺了幾條針對贅婿的法令,規定贅婿不能有田地也不能有宅基地。而且贅婿在軍隊當中吃的也沒一般士兵好,幾乎沒有肉類食品給他們,上了戰場還要他們衝在最前線,簡直就是當炮灰用。
到了秦漢,贅婿的地位待遇依舊沒有什麼改觀,而且當時已經完成了全國的統一,贅婿們想逃到別國就逃不了了。據說秦始皇每當要攻城略地,就把贅婿、犯人還有商人安排在最前線。
這種情況要到了近現代才有改善。所以這才是對所有人的大殺器。
“這不會吧?我們可是中了……”還有人心生奢望。
那士子鄙視道:“你中又如何?你又不是人家中人,待你兒子中了,人家才是真的開心。”
這是借種啊!
華夏自古以來就明白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所以榜下捉婿,生一個好孫子繼承自己的家業,不少老人都會幹。
“不好!快去救吳年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