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外來者……”
吳小花一開口,便暴露了他外來者的身份。地方的方言與口音是件非常容易分辨身份的方法。
說著本地的方言不一定是本地人,但是說的不是本地方言的就一定不是本地人了。
“修士……”聽到吳小花對自己的介紹,再看看他的臉,戚邵的眼睛立即就冒出了火熱的光芒。
大宋的建立者是趙匡胤,而趙匡胤輸了華山。
有個傳說,宋太祖趙匡胤還是普通士兵的時候,隨軍在陝西華山山腳下休息,幾個同伴擺開棋盤準備下棋,但都知道他棋藝高超,不與他對陣廝殺。
他一時技癢難耐,只好站在旁邊指指點點,惹的下棋計程車兵很是惱火,有個士兵就突然叫道,你棋藝高超,老贏我們有啥意思,聽說這華山上住著個活神仙,人們叫他陳摶老祖,棋技了得,天下無人能敵,你應該去找他廝殺一番。
趙匡胤來了興致,撇下軍器,偷著跑上華山,竟然真找到了陳摶老祖,陳摶老祖知道他來意後,不願意與他下棋,陳匡胤問其原因,陳摶老祖道:“既然下棋,就要有賭注,你拿什麼來賭?”趙匡胤稍做思量說到:“我當然有賭注,就以華山為注。”陳摶老祖盯著陳匡胤看了片刻,惹有所思說:“好。”
二人你來我往,走了幾步,陳摶暗驚,陳匡胤棋藝精湛,才幾步就將他逼入了下風,陳摶暗自思量,這得想個法子,不能讓這小輩贏了,要不自己連棲身之地都沒有了。於是便出言不遜,故意拿話氣趙匡胤,分散他注意力,趙匡胤被他不停奚落,生氣中亂了陣腳,被陳摶乘機扳回劣勢,最後取得勝利。
趙匡胤起身拱手施禮道:“我願賭服輸,他日必以華山雙手奉上。”說完,轉身大踏步離去。陳摶老祖知道投機取巧獲得勝利,也就沒說什麼,更忘記了這場棋局。直到趙匡胤當了皇帝,他頒佈一道聖旨,將華山賜給陳摶老祖,併為了顯示皇恩浩蕩,准許華山之內民眾不繳賦稅。這就是“自古華山不納糧”的傳說故事。
趙匡胤當皇帝后沒有食言棋賭約定,也與他最後知道這陳摶老祖是何人有原因,陳摶隱居深山,潛心修道,很有名氣,是繼老子、張道陵之後道教至尊人物。趙匡胤機緣巧合,借棋賭約定送一座華山給陳摶老祖,可真是一石二鳥,既遵守了自己的承諾,更落了一個好名聲。
但是不管是為了什麼,有宋一朝確實是對修行中人很好。
“哈哈,雖然你是修行中人,但這山是我自家的。獵了我家的東西,你要賠。”戚邵哈哈大笑,眼裡的驚喜完全無法抹去。
人們都知道投獻官老爺名下,是可以免稅的,但是自古以來還有一個免稅的群體,便是出家人。
當然,由於吳小花是地獄難度,所以更貼近現實一些。那就是現實世家,會舉家投獻的只有無知黔首,像是地主豪強,最常乾的便是借他人之名,為自己謀利。
也就是說,他們會“借用”一下吳小花出家人的度碟。
當然,這個“借用”也是分三六九等的。
比如像相國寺這等大勢力,受官家冊封的,是最高等。擁有絕對的自主權,是頂級的出家人。
次等的與地方世家豪強合作。
像吳小花這樣單人匹馬,就要像吳小花身後的勢力了。有勢力的,地方豪強不會怎麼樣。但是沒有……就要看人家良心。
有點良心的,會讓吳小花活下來,供上一日三餐,只求免稅。
而沒有良心,或者說謀求更大,比如打算從思想上控制地方的豪強,會讓那些出家人瞭解一下什麼叫殺人如殺雞的盜匪。
南朝四百八十寺,每一處寺廟並不僅僅是一處寺廟,其代表著免稅的利益,控制地方的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