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事兒麻煩了。”次日,翼國公府,接到訊息的翼國公微微皺眉,對妻子道,“之前趙氏由皇后養著,紀氏如今衰微,又為陛下所不喜,皇后不管心裡多不情願,總不敢怠慢了記在我兒名下的皇嗣;但如今人到了真妃手裡,卻不好說了。”
韓氏不安的絞著帕子:“但既然提出給我兒名下記上皇嗣的人是真妃,她總不會故意讓趙氏小產罷?再說我兒已經不在,她便是衝著不得罪咱們這一點,也不會對趙氏所誕子嗣不好?”
翼國公說道:“真妃的確不會這麼做……只是皇后這一手,卻等於是借真妃之手,將咱們拖下水了啊!接下來的後宮之爭,本來跟咱們關係不大,反正霜腴已去,卿縵沒能力競爭那個位子,真妃與咱們向來面和心不和,咱們只管靜觀其變就是。”
“不管是誰勝出,都不會對記在霜腴名下的孩子怎麼樣……”
“可這會兒皇后故意將趙氏送去絢晴宮,以真妃的為人,怎麼可能放過藉助孩子與我兒的關係大做文章的機會?”
“本來新人進宮,於宮闈裡藉助家世,踩著真妃上位,於前朝呢其父兄協助陛下剷除紀氏之流,水到渠成了,後位自然而然也就換人了。”
“結果紀氏當權多年,果然不可小覷。”
“這眼接骨上稱病,將趙氏送與真妃,等若逼著咱們家接下來給真妃撐腰……如此真妃不再是在前朝毫無根基。”
“縱然咱們家與真妃之間有著芥蒂,不可能像嫡親骨血那樣,時時刻刻處處的為她考慮,然而謝氏子弟不是也要入朝了嗎?陛下甚至許了謝氏子弟尚主……這麼著,真妃最欠缺的家世一塊,也勉勉強強被填補起來。”
“如此真妃在新人面前不再是不堪一擊,雙方勢均力敵之下,反而都希望後位不要那麼快的空出來,免得她們積蓄不夠,便宜了對方……紀皇后這皇后,做的才能安穩。”
“不然的話,真妃去位之後,新人們的矛頭,少不得要對準了中宮!”
翼國公一口氣說到此處,輕輕嘆息,“怪道陛下從來不肯信任皇后,這位的確城府深沉啊!”
“若是咱們霜腴還在,宮中安至於此!”韓氏幽幽說道,“如今的宮禁也輪不著真妃當權……說到底,咱們欠霜腴的太多了!”
翼國公明白她的意思:“霜腴是咱們嫡女,她年紀輕輕的去了,我這當爹的何嘗不心疼?你放心,只要真妃做的不過火,看在孩子的份上,我會助她一臂之力的。只是若她索取無度,咱們到底還有別的孩子。而且,這樣對那孩子也不是什麼好事……畢竟那孩子不是真妃親生的!”
韓氏心中難受,但也知道丈夫說的是事實。
且不說他們還有云棲客這個世子需要顧,就雲風篁的為人,如果翼國公府因為孩子的緣故太順著她,遲早會成為砧板上的魚肉。
他們必須有著底線,這樣才能保證雲風篁好好兒的對待雲霜腴名下的子嗣,而不是純粹的利用。
……雲風篁拿到國公府的回覆後微哂:“告訴他們,只要本宮好好兒的,又何必為難他們?畢竟淑妃姐姐的孩子交與本宮撫
養,本宮自己都過不好,又哪裡還有餘力,照拂淑妃姐姐的子嗣呢?”
她就喜歡國公府這種對自己人有情有義的人家!
前有云棲客為了給姐姐報仇,不惜冒刺殺宮妃的風險;後有翼國公夫婦,為了女兒名下有嗣,寧願化干戈為玉帛。
國公府真正當家的也就這三人,都肯做到這一步了,再辛苦為難些,也不是不可能。
雲風篁才懶得理會翼國公所謂“不過火”的敲打,最怕就是那種心狠手辣六親不認的,直接來個不理不睬。
這種流露出真情的,有一就有二,慢慢兒來,不怕不能將翼國公府賣個好價錢。
遂命謝橫玉,“行了,你去照顧著趙氏罷,希望她爭點氣,給淑妃姐姐添個男嗣。”
不然,等絢晴宮的宮嬪生下的子嗣多了,她還得想法子給淑妃再過繼個男嗣。
這樣才能最大程度的將翼國公府拖進接下來的漩渦裡畢竟翼國公府嫡出女名下如果有了個皇子,雲氏一族再怎麼謹言慎行,也架不住其他皇子以及皇子背後的勢力未雨綢繆將來儲君之爭時,翼國公府的影響力不是?
誰叫翼國公的忠心耿耿,前朝後宮,人盡皆知呢?
這可是淳嘉才登基的時候,就立場堅定支援他的重臣,也是唯一這麼幹的重臣!
淑妃又是陪著皇帝熬了八年,好容易皇帝親政了,還沒讓她享點福,人就沒了……哪怕不是淑妃親生骨肉,但只要記在淑妃名下了,法統上就是雲氏的外孫!便是淳嘉,能不對這孩子偏袒個幾分?
要是公主被偏袒也就算了,頂多下降時候多些恩澤的事情。
可要是皇子……那就是樹欲靜而風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