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148、盡釋前嫌

小秋奉持盈之命到御花園中找到了張嬤嬤,卻並沒有讓她們回耀華宮休息,而是將小舒錦抱到了攬月臺。

攬月臺外,鍾綠娉派出的丫鬟早已等候著,遠遠地見她們過來,便轉身進去稟報。

鍾綠娉得了訊息,藉口不勝酒力,要出去走走,起身告辭,崔繹知道時機成熟,便所:“時候也不早了,大家各自回去休息吧。”

眾人起身告辭,正要依次離去時,崔繹又道:“公琪,你留下。”楊瓊不明就裡,只得答是,待人都走光後,方上前問:“皇上留末將,可是還有什麼話要說?”

崔繹開門見山地便道:“你將來有何打算?”

楊瓊緘默不語,崔繹又說:“此番西征蕩平前朝餘孽,朕原本沒打算派你去,你卻主動請纓,是否打算這一去就不再回京城?又或者想著戰場上流箭無眼,人死了,便一了百了?”

“皇上,”楊瓊聲音苦澀,“皇上明察秋毫,末將懇請皇上成全。”

崔繹嘆氣道:“公琪啊,朕一直覺得你是個忠肝義膽的好男兒,可是這忠和義,並不是人生的全部,雖說溫柔鄉是英雄冢,可若無溫柔鄉,英雄埋骨黃沙豈不更是淒涼?你把自己銬得太緊,萬事瞻前顧後,唯恐做錯什麼留下罵名,丟了列祖列宗的臉。”

“可你又是否想過,列祖列宗,說到底都已經是死人了,死人最大的好處,就是不會在你做錯事的時候,從棺材裡跳出來指著鼻子罵你。”

楊瓊:“……”嘴角抽出了一陣,忍不住問:“後面那句不是皇后娘娘教的吧?”

崔繹怒瞪雙眼:“楊公琪!”

楊瓊趕緊低下頭:“末將僭越了,請皇上贖罪。”

崔繹撥出一口氣,說:“有時候朕覺得百里文譽真不是個東西,說出來的話簡直是在找揍,找死,可又不得不承認,他說的都是對的,而且朕還不得不照他說的去做。在這一點上你得向他好好學學,大丈夫行於世,有所為有所不為,有些看起來離經叛道的事,其實未必就是壞的,有時候峰迴路轉,反而成就了一段佳話,就像當初朕要造反,你也不贊成,可最後朕坐上了龍椅,你也成了功臣,名垂青史,可見這世間的對與錯,並不絕對。”

楊瓊吸了口涼氣,鼻腔中湧上一股酸意。

“壞事只要做得好了,同樣會變成一件好事,朕就是最好的例子。”

崔繹擺了擺手:“朕要說的就是這些,你也回去吧,冬夜漫長,如果睡不著,就好好想想朕剛才對你說的話。”

楊瓊滿心酸楚之意,抱拳深深鞠了一躬,轉身退了出去。

門口有小太監在等著,見他出來,便上前道:“楊將軍,這邊請。”楊瓊心事重重,也沒多想,就跟著他走了。

距離攬月臺不遠的地方就是聽香坊,一泓清泉涓涓流淌,夾岸紅梅似血,散碎入寒風,逐水而去,是皇宮中冬季的一大美景。

梅林中,鍾綠娉抱著小舒錦在看梅花。自打從貢縣回來,鍾綠娉日日到程府去照顧程奉儀母女,小舒錦年幼無防備之心,有人對自己好,自然也就和鍾綠娉親近,倒更勝過孃親幾分。

“看,梅花多好看呀。”鍾綠娉摘了一枝在小舒錦眼前晃了晃,小舒錦笑逐顏開,伸手去抓。

楊瓊跟著小太監從聽香坊路過,遠遠瞧見她們一大一小在賞梅,情不自禁停住了腳步。

他並沒有見過小舒錦,但能被鍾綠娉抱著在御花園裡玩耍的,除了公主崔嫻,也就只可能是程奉儀的女兒了。一種莫名的情緒驅使下,他沿著岔路走進了聽香坊,想去看一看程奉儀與翟讓的女兒。

鍾綠娉聽見了腳步聲,故意假裝不經意地說了句“姨帶你去那邊看看”,轉過一棵開得正好的梅樹,與楊瓊打了個照面。

“楊將軍怎麼來了?”鍾綠娉笑著問。

楊瓊不答,只看著她懷裡的孩子,鍾綠娉便解釋道:“這是程姐姐的女兒,舒錦,錦兒,快叫楊叔叔。”

小舒錦裹著一身橘紅的狐皮襖,手裡抓著一枝梅花,聲音軟糯:“楊叔叔。”

楊瓊不由得露出了微笑,伸手輕輕摸了摸孩子的臉蛋。

鍾綠娉又繼續哄:“錦兒,姨手痠了,換楊叔叔抱你一會兒好不好?”

小舒錦眨巴著眼,遲疑了一下,點點頭,鍾綠娉便要將她遞出去。

楊瓊忙擺手:“這……我沒抱過孩子……”“誰也不是生來就會抱孩子的啊,”鍾綠娉忍俊不禁道,“楊將軍幫我照看她一會兒,我去去就回來,很快。”

無奈,楊瓊只好伸手將小舒錦抱過來。三歲大的女童身子軟綿綿輕飄飄,楊瓊生怕抱得她不舒服,接過來以後動也不敢動,倒是小舒錦十分隨遇而安,坐在他胳膊上,將手裡的梅花遞過去:“給叔叔。”

“嗯,謝謝。”楊瓊接過來,愛憐地摸摸她的小腦袋。

鍾綠娉肚子裡竊笑,說:“姨去給你拿點紅棗蜜餞來,錦兒跟楊叔叔玩一會兒啊。”

小舒錦點點頭:“好。”

鍾綠娉完成了任務,高高興興地一去不復返了。

小太監也不知何時離開了,聽香坊中只剩下楊瓊抱著小舒錦,二人呆站在梅樹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