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30920
“讀,就知道讀書!讀了十幾年的書,怎麼不見你有半分的出息?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家裡那麼多農活沒人做,老子原還指望你養老,現看來別說指望不上,更還要白養著你這敗家子!”
“小叔別怪我心狠,自從公婆去世後,家裡就一直入不敷出,我和你哥四五個孩子都吃不飽,實在沒有餘力再負擔你了。”
“都說百無一用是書生,但無用之人也得有點用,老三你但凡能像你二姐那樣傍個好人家,愛做什麼做什麼大哥絕不會攔你。”
“孃親說了,這鍋裡的飯是給舅舅留著的,叔叔要是餓了,就自己想辦法去。”
“外邊兒雖說下著雨,家裡也沒有多的傘了,小叔請自便。”
“兄臺?下這麼大雨,兄臺為何不回家,卻在此淋雨?”
“山兄在此處住得可還慣?”
“王爺!王爺今日怎會想起過來,也不叫人通知一聲,草民也好有所準備。”
“有什麼好準備的,本王也是一時興起,想到這個時候紫薇花開,函香館應該別有一番情趣,就想來和山兄一道品詩賞花,怎麼,山兄可是不歡迎本王?”
“怎麼會,函香館是王爺的院子,草民不過是承蒙了王爺的照拂,暫住於此,怎敢不歡迎王爺?”
“這麼說還是不歡迎本王的意思,那也罷,本王就回去了,山兄留步。”
“王爺……”
“王爺已經一個多月沒來過了,公子要不要準備一下,小的去請王爺過來喝酒?”
“……不必了,王爺既然不來,也是該我離開了,勞煩小哥幫我收拾一下東西,我今夜便走了。”
“山兄!山兄請留步!”
“王爺?”
“山兄要往何處去?”
“往去處去。這些日子承蒙王爺關照,留草民在函香館住了這幾個月,草民無德無能,實在不敢繼續叨擾王爺。”
“山兄!……符之,你等等!”
“符之,前段時間母妃身子不適,本王每日進宮去侍疾,有許久沒來看過你,你可是生氣了?”
“王爺言重了,草民豈敢,草民只是覺得……”
“又是豈敢,你總是說不敢、豈敢、怎敢,你心裡其實是厭惡本王的是不是?只是礙於本王是王爺,不敢語出不敬,所以總是避著本王,本王去函香館見你,你也總是不冷不熱,其實根本就不想見本王,是不是?”
“王爺誤會了,草民並無此意。”
“那你今夜為何急著要走?要不是存墨到王府來告知本王,改日本王再來,只見人去樓空,再尋你不得。”
“王爺。”
“怎麼?”
“草民絕非厭惡王爺,只是長久以來一直有個疑問,不知當不當問。”
“你問。”
“清明那晚王爺在大雨中遇見我,知我被趕出家門,無處可去,便準我住在函香館,一切起居用度皆是上乘,小廝服侍也體貼周到。我知道王爺貴為皇子,這些尋常人眼中的好東西於王爺而言不過爾爾,但仍想問王爺,何以要對我這麼好?”
“符之……”
“王爺,在王爺心裡,究竟把山簡當成了什麼?”
“符之今日怎會想到遣人請本王來喝酒?”
“也沒什麼,只是昨夜雨打芭蕉,秋雨來急,我心有所感,寫了一首詩,想獻給王爺。”
“哦?符之文采飛揚,所作必是佳句,快給本王看看。”
“這……為何是白紙一張?”
“秋風吹葉折,秋雨掃葉去,自然是白紙一張。”
“符之之意,本王不懂,芭蕉雖青翠可愛,但入了秋也是要凋零的,來年又會再發新芽,何況現在還未入秋,何以如此傷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