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都城咸陽。
“踏踏踏!”
密集的腳步聲傳來,大將王齕帶領數百秦軍,將整個相國府圍得水洩不通。
與此同時,秦王宮內部也發生了鉅變,秦國宗室族老調動大軍,也將王宮團團圍住,趙姬抱著年僅十三歲的嬴政,聽著外面密集的腳步聲,臉色煞白。
“王齕,汝好生大膽,居然敢派兵圍困相國府!”
呂不韋麾下門客拿著武器,堵在門口與王齕對峙,臉上都露出凝重之色。
“吾奉命行事,若有得罪之處,還望閣下幫忙轉達相國,莫要怪罪,只是今日相國必須隨我入宮走上一遭!”
王齕手按劍柄,臉色肅然。
王齕乃秦國名將,無論資歷還是威望,都足以令秦國各方權貴不容小覷。
當然,相比起武安君白起以及蒙驁,王齕還是要差上不少。
只因王齕此人,雖然勞苦功高,卻也並未取得過太顯赫的戰功,所以才會被齊人蒙驁壓住一頭。
不談其他,僅僅是前番攻打申岐之地,就有不少秦國本土將領,建議由王齕統兵,結果卻是被蒙驁搶了風頭。
只因王齕數次與趙國交戰,都沒有獲取太大戰果,才會讓秦王子楚以及呂不韋質疑其能力。
長平之戰前期,本就是王齕領兵先與廉頗交戰,可惜廉頗防守嚴密,趙軍戰鬥力也是極強,王齕縱然使出了吃奶力氣,卻也沒有辦法佔得絲毫便宜。
直到秦國使用反間計,趙王以趙括代廉頗為將,白起暗中接管大軍,王齕轉而變為副將,才跟著沾光大破趙軍。
及至後來,白起拒絕攻打邯鄲,秦昭襄王遂以王齕為帥,結果遭逢大敗,秦軍傷亡慘重,秦王不甘兵敗,次年又以王齕為帥攻打邯鄲,再次敗北。
正是因為王齕屢次敗於趙國之手,縱然其無論資歷還是出身都非常不錯,秦王仍舊沒有啟用此人,反而重用身為齊人的蒙驁。
那個時候,王齕心中已經有些不快,奈何自己戰績不佳,縱然心中難受,在面對秦王以及秦相呂不韋的時候,卻也只能暗自忍耐。
現如今,流言蜚語在咸陽城內傳開,秦國宗室第一時間找到王齕,令其調動大軍圍困相國府,準備捉拿呂不韋。
可以預料,無論這些流言是真是假,經由此事以後,呂不韋處境都將變得極其艱難。
“讓開!”
就在此時,呂不韋大步走了出來,雙目死死盯著王齕,而後沉聲喝道:“吾乃秦相,除了大王詔令以外,誰敢拿我!”
“王齕,汝領兵圍困相國府,欲反耶!”
呂不韋在秦國擔任秦相三載,雖然兩次發動戰爭都決策失誤,仍舊頗有威勢。
王齕被呂不韋呵斥,心中居然產生了些許畏懼。
正如呂不韋所說那般,對方貴為秦相,除了秦王以外乃是秦國身份最尊貴之人,甚至從某些方面來講,呂不韋完全能夠代表整個秦國。
如今秦王嬴政年幼,太后趙姬垂簾聽政,呂不韋身為秦王嬴政仲父,自然是大權獨攬,沒有任何人膽敢輕易冒犯。
“某本不敢冒犯相國,只是宗室有令,欲請相國前去王宮走上一遭,還望相國莫要為難於我。”
經過了才開始的畏懼以後,王齕眼中亦是閃過狠色。
他知道,既然自己今日已經領兵圍困了相國府,若不能徹底扳倒呂不韋,依照呂不韋的性格,自己日後絕對難以善終。
既然如此,王齕只能勇往直前,無論如何也要將呂不韋捉到王宮。
呂不韋臉色陰沉,卻並沒有發怒,反而語氣平靜的說道:“本相再說一遍,除了大王與太后詔令以外,無人有資格捉拿本相。”
“本相念汝為國征戰多年,若此時束手謝罪,還能饒汝一命,否則就按叛逆論處,株連親族!”
王齕聞言,眼中當即閃過一道狠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