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百五十二章、音樂詩人是李建(求訂閱)

江陽慢慢往前邊走,來到舞臺的最前端,江陽這個時候便唱起了那段膾炙人口的“西皮流水”。

前邊的醞釀,前邊的情緒,完全都是為了這一段鋪墊,江陽自己也知道,能不能進入下一輪,接下來這一段尤其關鍵。

摒除一切的雜念後,江陽的步子忽然停了下來,他張望著背後,微微搖頭,然後再次抬起,眼神中已經充滿了堅定。

“蘇三離了洪洞縣,

將身來在大街前。

未曾開言我心內慘,

過往的君子聽我言:

哪一位去往南竟轉,

與我那三郎把信傳。

就說蘇三把命斷,

來生變犬馬我當報……還。”

江陽這一段唱的是專注無比,他口中的“三郎”在前邊,有些觀眾們還不知道。隨著鋪墊到位,觀眾們相互介紹了這段故事後,大家知道了,他就是在山希太遠當官,曾經和她朝夕相處的王金龍。

蘇三的案子雖然有改判的可能,但不一定就會改判,所以蘇三那種歡喜過後,不免憂從中來,這種情緒,江陽這一段唱的十分貼切。

看到大街上人來人往,蘇三於是便想給心上人捎上一句生離死別的話。

這一段的戲文在蘇三起解中,詞是最好的,曲調好,唱腔好,堪稱京劇裡的“三絕”,她把蘇三面臨生離死別時那種“一了百了”的心情表現得淋漓盡致。

生離死別之時,把什麼都看得開了,反而沒有那麼悲痛。所以這一段的曲調不僅不悲痛,反而還帶有一種“快感”。

江陽知道,這一段在民間的傳唱度最高,就算是一些不喜歡京劇的,聽到這一段,都會覺得似曾相識。

所謂的代入感就是這樣傳達的。

江陽把這一段唱出後,果不其然,很多年輕的觀眾眼前忽然一亮,接著他們真的聽進去了。

觀眾們第一次有了,嘿,京劇還蠻好聽的感覺。

江陽做到了!

作為一個把京劇傳承當做理想的京劇愛好者,江陽知道這條路任重道遠,可而今,已經得到了觀眾的一點認同,江陽心中難免激動。

趁熱打鐵,把這段劇情唱到飽滿,完整,把這段故事表演完。

江陽一路走一路想,蘇三那種覺得這個世界對自己不公平,越來越悲傷的情緒,江陽再次醞釀到位後,於是用既悲且憤的唱腔唱道:“人言洛陽花似錦,偏我到來不是春!”

“不是春”這三個字是江陽咬著牙關唱出來的,他把蘇三對那個吃人的社會的憤恨之情表露無遺。

這場戲演到這裡,唱到這裡,觀眾們不得不說,江陽的京劇真的已經可以出師了。

他的演唱讓觀眾看到了一個美麗善良、知書達禮的蘇三,一個有情有義的蘇三,一個沉著冷靜、外柔內剛的蘇三,一個本應無比幸福卻又受盡磨難的蘇三。

蘇三離了洪洞縣,好聽。

演的好。

江陽真的是全能!

觀眾們一個個喝彩著,有幾個年長的觀眾忍不住站了起來叫好。

就這樣,蘇三這個藝術形象被江陽塑造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