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百二十五章 滿清要攻西北

老督師孫承宗接下來的舉動更讓朱舜有些看不懂了,拿起柳泉居端上來的黃酒,倒進了青花大碗裡的麵條上,攪拌了幾下,大口的吸溜起來。

時不時夾起一隻糟魚放在碗裡,吃的那叫一個香,八仙桌對面的朱舜看的嘴裡都溢位了一些口水。

老督師孫承宗吃完碗裡的麵條,放下連湯都沒剩的青花大碗,很平淡的說一句話。

這句話很平淡,不過朱舜卻從中聽到了一句遺憾。

“本以為這一次是老夫出山的機會,沒想到孫傳庭這小子這麼能打,以數千兵馬擊敗了二十萬闖賊。”

老督師孫承宗遺憾的同時更多還是欣慰,正如他當年從熊延弼接過軍伍的大旗,弟子袁崇煥從他手裡接過了軍伍大旗。

可自從弟子袁崇煥被東林黨罵死以後,大明軍伍就出現了青黃不接的慘淡景象,孫傳庭的出現正好填補了這個空缺。

老督師孫承宗雖然很遺憾還沒未能出山,但剛剛邁入中年的孫傳庭能從他這個老頭子手裡接走軍伍大旗,比他親自出山還令人心情振奮。

等到朱舜喝完那半壇只黃酒,老督師孫承宗起身離開了這裡:“老夫終於可以安心去當個教書匠了。”

提到教書匠三個字,老督師孫承宗的心情比吃了一碗黃酒面條還要暢快。

雖說不能親臨遼東戰場,但他卻能透過那座陸軍講武堂,讓大明軍伍出現一種從未有過的人才濟濟盛況。

世上還有什麼事能比得上培養一批有著相同理念和相同信念的人才,更讓人高興的?

朱舜是這樣。

孫承宗更是如此。

想起在未來,陸軍講武堂的一期、二期、三期.......學子們在疆場上奮勇殺敵,恪守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不拿老百姓一針一線。

孫承宗在前往陸軍講武堂的路上,甚至哼起了小曲。

朱舜看著老督師沒了過去報國無門的憤慨,心情愉悅的哼起了小曲,心情也十分不錯的前往了潮河。

七弟子徐積薪對於洗煤的研究有了突破性的進展,這可關乎工業革命的第一波紅利,關係重大,朱舜要過去親自看著。

孫傳庭以數千官兵擊敗二十萬闖賊引起的風波,在大明朝廷還沒消散,這件事很快就傳到了滿清的盛京城。

盛京皇宮。

大政殿。

皇太極與一群頂戴花翎的大清國重臣們,正在商議入冬以後進攻大明的事宜。

現在的大清國可不像以前了。

有了土豆,又佔據了沃野千里的貝海兒湖,飼養了吃不完的牛羊和馬匹,人口也增長了很多。

但是大清國缺少絲綢茶葉瓷器這些用來享樂的中原物什,這些從小在白山黑水間長大的貝勒貝子們,就像是一群陡然暴富的豪商。

對於衣食住行方面有著極高的要求,很渴望大明的各種精美事物,進攻大明這件事比起往年更為興奮和熱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