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九十九章 徐真受封齊州平叛

這開年新春之際,多有喜慶洋溢,然宮廷之中卻是愁雲慘淡,先是漢王李元昌於太液池邊行刺,聖主還未安穩下來,又傳來齊王李佑舉兵謀反於齊州(今山東濟南),真真是痛煞了龍體。

然茲事體大,若無妥善處置,諸多藩王皇子皆以為有機可趁,則天下必定大亂矣,又有李明達和李治稱孝,伴隨君側以寬慰,聖主終於是開啟了朝廷,召見文武來議事。

卻說徐真剛剛升了翊一府中郎將不久,太液池案子又發,徐真守衛宮廷乃大功一件,只是李世民還需考查,故而未來得及定下封賞來,畢竟升遷太快,對徐真這等年少人而言,並非好事。

本欲將宮禁守衛的重任分擔些許,以權衡契苾何力和太子之間的衝撞,今番李佑舉了事,卻又想讓徐真奉命去平叛了。

侯君集父子征討吐谷渾有功,又於太液池有過人之表現,也是今番平叛的上佳候選,李道宗張亮等一干老臣也是忠勇可期,諸如契苾何力等死忠,更是不甘人後,紛紛請纓。

李世民不愁無人可用,心中卻是哀嘆不已,他自問寬仁愛民,這國家也治理得強盛喜人,為何這些個親人反倒背離己心,多做這等大逆不道之事?

有了李元昌的前事,諸多臣子也不敢多做諫言,只有侯君集等少數資格老臣出列來奏,必定要剿清了齊州地界,否則人民之心不穩矣。

聖主兀自撫額沉思,久久不能言,朝堂之上也是死寂沉沉,可謂君心難測也。

過得這許久,聖上突然抬起頭來,帶著些許疲憊道:“今日暫且散了吧,眾愛卿可商量個結果,明日獻上來。”

此事關乎皇家內情,聖人又重視親情,諸多文武不敢輕易下定論,也只有守候聖人旨意,豈能胡作非為,聽得散朝,如蒙大赦,可剛剛要恭送聖駕,卻見得聖人停留了下來,聲音不大,卻震得整個殿堂人心嗡嗡!

“徐真可在?”

文武百官聽得聖上臨走還親自點名道姓,心頭也是發緊,心想著聖上這回可是要表態了,這久久不封賞的徐真,終究是要上得檯面來!

徐真雖得了官職爵位,但也沒有個坐位,仍舊在殿門附近站著守候,聽了聖上問候,連忙躬身上前,行禮于丹墀之下。

“臣徐真在此,恭聽聖諭!”

李世民皺了皺眉頭,隨意擺了擺手道:“免了這等俗禮,且隨朕進來。”

諸多文武心頭凜然,這私自召見臣子也不是稀罕的事情,可當著百官的面兒召見徐真,卻是莫大的尊榮了!

李世民入了內殿之後,自有宦官引了徐真,入了甘露殿,來到了御書房之中。

這可是徐真第二次來到御書房,其時御桌一堆散亂,顯是聖人因漢王之事,傷透了腦筋,卻讓人見得這千古帝王不為人知的溫情一面。

徐真已然沒有了第一次見駕的驚憚,卻仍舊深埋著頭,不敢直視聖人面目,待得內宦都打發了出去,聖人才幽幽坐了下來,抬頭就問道:“徐卿以為此事該當如何?”

徐真也不是愚蠢之人,只知少說少錯,但見得聖人面色坦誠,故而也放肆了一回,將自己心中想法都說了出來,卻也是符合史料記載的言論。

“臣身份卑微,本不該僭越說話,但聖恩隆重,豈敢不為聖主分憂,故而斗膽建議,此事當威震於外,而懷柔於內,可驅使周圍府兵一併平剿,消了諸多異心,至於齊王殿下…我家聖人重視親人,該是網開一面,免得寒了人心,讓這些個皇親個個心裡驚駭陛下,如此才能家國兩全…”

李世民其實心中早有定義,只是想看看這偌大朝堂之中,是否真無一人敢言,念及已故魏徵,心頭又是一陣淒涼,聽聞徐真大膽執言,心頭不免喜悅。

“愛卿說的甚是,既如此,朕欲使侯君集領兵往剿,愛卿以為如何?”

徐真既然將話說開了,也就決意說到底,躬身回應道:“臣以為不妥…”

李世民微微訝異,卻又嘴角浮現笑容來,指了指御桌邊上的胡凳,以示意賜坐,假裝隨意地反問:“有何不妥?”

徐真謝了恩,沾了半邊屁股坐下,這才正色分析道:“時值太液譁變,長安不甚平穩,侯國公位高權重,又有果決,自當留守京都,輔佐東宮,易安民心…”

李世民皺了皺眉,甚至前傾,直視著徐真道:“此非愛卿心中之意吧?莫不成朕就這般好欺騙?!”

徐真慌忙滾落座位,也顧不了這許多,將心中想法說道了出來:“陛下贖罪!臣並非不敢言說,只是怕落了個背後說道是非,坑害好人的名聲,陛下但有怪罪,徐真也是認了下來!”

李世民不禁莞爾,點了點徐真的額頭道:“起來說話,恁地如此不經嚇唬,吾賜你無罪,且將心頭話兒都說了出來,豈不快哉?”

徐真慌忙起身,卻是不敢再坐,咬了咬牙,支吾著說道:“臣…臣是怕侯公爺重蹈覆轍,錯殺了齊王殿下…故認為此舉…此舉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