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七百一十九章 鐵路複線

對於80年代的地方官員,能重視鐵路建設的本來就不多,主要是因為立項困難和財力不足的原因。

而敢主動提到鐵路複線的那就更是鳳毛麟角了,按理說也應該是較發達地區才可能有這種超前的觀念,可今天這個想法從礦區書記冷子越口中說出來的時候,還真把鍾白給嚇了一跳!

鐵路複線對於稀土精礦運輸能力的提高,完全不只是翻倍那麼簡單。

傳統的單線鐵路,由於只有一條鐵軌,所有在上面執行的火車,不管是客車還是貨車,速度都快不起來——因為有“錯車”這個概念。

在每個車站區間之間,最多隻有一輛火車在當前這段鐵軌上執行,原因很簡單,如果有兩輛以上,那它們毫無疑問會撞車。

所以只有等到進站之後,才有多條鐵軌可以讓駛往不同方向的火車“錯車”,所以單線鐵軌不但車皮執行速度提不上來,還經常要耗費大量時間讓各個車皮在車站等待上面的總排程,這才是造成單線鐵軌運力低下的主要原因。

而複線鐵路就完全不同了,兩條並行的線路就像是高速公路多了一條車道一樣,每一條線路都是單線單方向執行,這樣同一時間就可以有超過兩倍以上的火車全力執行。

鍾白倒不是沒有想過在白雲鄂博礦區至省府這段打造鐵路複線的事,但這不在最急迫的計劃範圍內。

建設複線不但需要大量資金、上下關係協調、打造計劃等諸多準備工作,而且最最關鍵的是,當地ZF對建設複線的態度問題。

鍾白之前和冷子越並沒有直接接觸過,也沒想到他的力度會一上來就這麼大,不過這樣一來倒是開啟了鍾白的思維……

“既然冷書記對鐵路複線建設這塊有前瞻,那我就說說我的看法好了。”

鍾白一邊回答,一邊裝作很隨意的瞟了一眼坐在旁邊的孟秀傑。

冷子越馬上明白了他的意思,一揮手道:“秀傑,等下的會議你列席,在三樓小會議室,你先去那裡候著,我馬上就過去。”

“好的。”孟秀傑馬上起身離開了辦公室。

等孟秀傑走後,鍾白才正色道:“冷書記,其實在礦區建設鐵路複線的想法我也曾經有過,不過……我的想法可能和您有些不一樣。”

冷子越有些驚訝的問道:“哦?不一樣?說說看,是什麼地方不一樣?”

“您設計的鐵路複線,應該是礦區至省城,最多到京城的複線,對吧?”鍾白微微一笑,問道。

“沒錯,是到省城的。再長,不但資金不允許,恐怕時間上也需要太久了。”對於鍾白的未卜先知,冷子越心裡倒是佩服得緊,馬上點頭承認道。

鍾白不疾不徐的丟擲一個大震撼彈:“若是我告訴您,其實這條鐵路複線並不是朝著東邊,而是朝向南邊呢?”

“南邊?啊這……”冷子越萬萬沒想到鍾白的想法竟然如此天馬行空,馬上追問道:“礦區的稀土精礦運去南邊?可那個方向沒有出海口啊!不是還要供應大量的稀土精礦給RB方面嗎,除了東運至津門港出海之外,難道還有第二個海關出口?”

“第二個最佳出口稀土精礦的海關,目前還尚未正式成立,但它應該會在三個月之內建好,而且是專門為了咱們礦區的稀土精礦而設立的一個特別自由貿易海關……”

在冷子越的震驚表情中,鍾白粗略的把自己有關於在南方瓊州設立小型自由貿易區的想法告訴了對方。

這個觀點,在80年代初無疑是獨具一格的,不要說冷子越這個小小的礦區書記,就是在京城的國家計委、外貿部這些主管部門裡,此刻敢於提出這種觀點的人,怕也是一個巴掌都數得過來!

“……這……鍾科長,這步子未免跨得也有些太大了吧!你的意思是,往南,修建一條從白雲鄂博礦區到中原省新州市的複線鐵路?”冷子越倒吸一口涼氣,追問道。

新州市,當然就是華國最中原的腹地交通樞紐了。

當前華國八條主要鐵路動脈,一共有六條都要途徑新州,它也是華國除了沿海之外,鐵路貨運吞吐量最大的火車站,沒有之一。

白雲鄂博礦區對外的鐵路路線之中,倒是的確有一條向南的鐵路,但它一直不是礦區鐵路網的重點,因為這條線路基本上主要承擔的是客運任務。

畢竟在鍾白來礦區“搞事”之前,稀土精礦在國內幾乎沒有採購方,即使有,也是少數沿海發達地區的廠子,需求量也不可能和RB方面相比,所以這就註定了當前的稀土精礦最主要的運輸方向就是一直往東,穿越京城之後抵達津門港的線路。

此刻,冷子越突然聽鍾白提起一個根本連聽都沒聽說過的“瓊州島小型自由貿易區”的設想,以及有關它的一條南向複線鐵路,這個想法對他的衝擊力之大,可想而知。

“是的,您這裡有全國地圖嗎?我有點用。”鍾白想了想,覺得還是要結合地圖給對方說明,才能在短時間內把這個設計的重要性講明白。

“有有,我馬上拿給你。”

冷子越立刻起身,從身後的書櫃裡找出一張A2標準大小的全國地圖,平鋪在辦公桌上。

鍾白拿出自己的鋼筆,沒有摘掉筆帽,就這麼直接的在地圖上比劃起來。

“您看,咱們白雲鄂博礦區目前火車站對外的線路有兩條,往南六百公里就可以直達新州市的火車東站,而這裡也是新州火車貨運站所在地……”

“而新州往南的線路,其中有30%是已經建成的鐵路複線,只需要再往東,途徑張洲站,再轉向往南,跨越湘南省,嶺南省,就能直接運抵瓊州島!”

“新州以外的鐵路線咱們暫時不討論,那都是已建成的,我們重點關注的就是從礦區到新州這一段……”

“這一段的地形裡,除了穿越太行山脈的五十多公里的里程中橋樑、隧道比較多之外,其餘的部分都是平原,建設鐵路複線的難度並不大,完全有可能在半年內建設成功!”

“而且,這條鐵路複線,也是完全符合國家‘六五’計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