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國公。”
“陛下,今日要麼殺侯君集,要麼就臣辭職!”
李世民哼了一聲,不肯答應,他不相信陳叔達真會辭職。
結果那邊陳叔達真的直接把自己的梁冠摘了下來,然後扭頭就走了。
“哎!”
李世民伸手叫他,可陳叔達不理會,走的很瀟灑。
李世民氣的都要頓腳。
“蕭瑀,現在你是尚書令了!”
李世民氣呼呼的道。
蕭瑀此時心情有些複雜,看到多年老友就這麼瀟灑的掛冠而去,他心裡生起幾分佩服,甚至還有幾分羨慕,這份灑脫,太瀟灑了。
“陛下,臣請斬侯君集、廢新法,重還天下安寧!”
蕭瑀回過神來,舉笏就道。
“侯君集之事莫再提。”
“新法也不會廢!”
蕭瑀不說話了,直接把頭上的梁冠給摘了下來。
李世民急了,“宋國公你這是做什麼!”
“既然陛下聽不進臣之言,那臣還留在中樞何用,做一簽名尚書令嗎?”
說完,蕭瑀也轉身而走,追陳叔達去了。
“等下,你回來!”李世民大喊,可蕭瑀不理會了。大唐的宰相就是這麼灑脫,宰相們是與君王共治天下,而不是一切都全聽皇帝的。
現在李世民不願意再如過去的約定,那這宰相不當也罷。
李世民就這樣眼睜睜的看著陳叔達和蕭瑀兩人邁出殿門,他心裡殺人的心都有了。可卻又無可奈何,大唐還沒有這樣的傳統。
皇帝也不是一言堂,宰相們的權威、聲望都是極高的,他們真要走,皇帝也沒辦法。
“宇文士及,現在你是尚書令了!”
宇文士及有些無奈,這尚書令不好當啊,這才多久,已經三個尚書令先後辭職了。
“陛下,臣何德何能,敢當此重任,請陛下收回成命。”
宇文士及拒絕。
“無忌,你來當尚書令!”
李世民又望向大舅子長孫無忌。
結果尚書左僕射長孫無忌也不肯接。
問了好幾個,沒人願意當這尚書令,這讓李世民氣的臉都紫了。尚書令什麼時候成了燙手的山芋了,一個個都不肯接。
最後,李世民只得退一步,讓宇文士及接任尚書右僕射之職。
中書門下的宰相,一下子只剩下了七個。
看著剩下的七個宰相,李世民真擔心他們又提什麼殺侯,直接就離開了。
當天,李世民讓王太監到中書門下傳旨,皇上龍體不適,暫不臨朝視事,繼續由太子殿下監國攝政,由中書門下宰相們輔佐太子理政。
皇帝跟宰相們賭氣,結果就是又有兩位宰相辭職,尚書令空缺。
襄陽城的百姓,這段時間感覺很過癮,大戲不斷啊。這麼精彩的朝堂局勢,都讓時報和半月談的銷量再次暴增,半月談都破三萬了,時報也破了兩萬。
至於漢京報,因為是官方喉舌,對於朝堂時事一直摭摭掩掩的,銷量如今不增反降。
時報和半月談如今也越來越大膽,談論起這些時事來也毫不避諱。
國子監的學生們、講武堂的學生們,還有那些年輕計程車人們,一個個都跑到報紙上來抒發自己的意見,大肆討伐侯君集這樣的奸人。
甚至罵宰相無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