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 1413章 太子掛帥

人多,確實力量大。

高句麗都滅了,這三國不可能不留。

也許在倭國發現特大銀銅礦之前,朝中會有些人認為攻滅百濟新羅,統一朝鮮半島之後,就收兵了。

但是現在,就算張超不堅持,那些大臣將帥們也會堅持要滅倭的。

敵人有三個,但不一定就要三個一起打。

秦瓊做為樞密使,向張超提議,先派兵攻佔朝鮮與倭國之間的對馬島,這樣就能切斷倭國與朝鮮的聯合,同時,也是威脅新羅。

然後朝廷以大軍進攻朝鮮西南沿岸的百濟。

“直攻百濟王都百濟城,破其國都,擒其國王,則百濟群龍無首,一戰可定。”

秦瓊的作戰方案很簡單,卻也非常犀利。

先派一支艦隊攻佔對馬島,把倭人先給攔在倭島上。

同時呢,這支艦隊又正好處於新羅的屁股後邊,讓他們不敢輕易派大軍去增援百濟。

如此一來,唐軍就只要對付一個百濟就好了。

而百濟的國都偏偏就是在海邊不遠,這可是最利於唐軍從海上進攻,搶灘登陸,直搗王城的啊。

無可挑剔的一個作戰計劃。

先滅百濟,再破新羅,然後渡海南下徵倭。

各個擊破。

張超認可這個作戰計劃。

緊接著,白虎堂上,一眾元帥將軍們個個都呼吸粗重起來了。

既然作戰方案已定,那麼現在最重要的就是統兵將帥人選了。

誰都知道,這次張超滅東海三國的決心堅定,也都知道,以帝國實力,滅這三國會很輕鬆,會比當年滅高句麗還輕鬆。

既然這是一場能在短期內打贏,並且包贏的戰爭,那誰去領兵就是誰撿功勞啊。

誰不想去?

這前朝鮮那邊一直是在備戰狀態,主將是海軍元帥張仲堅,副將是北海艦隊大將軍劉仁軌。

不過蘇烈他們都盯著,誰願意袖手旁觀呢。

“攝政,某願請纓前往朝鮮!”

蘇烈第一個忍不住請戰。

然後多員將帥都紛紛請戰,哪個也不願意落於人後。

張超想了一想,這徵東海三國,就跟當年隋平南陳一樣,明擺著手到擒來的功勞。

張超確實是員猛將,不過他是員騎將,陸上作戰,不弱於李績,擅長大兵團作戰。但說到打新羅百濟這樣的海上國家,只怕有些外行。

當然,還有一點,蘇烈這幾年功績確實很高,甚至讓他有點飄。

他剛滅三國擒三王,若再讓他滅東海三國,那就真的有些讓人頭疼,會功高難賞。

這對他並不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