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百三十二章 山河破碎

宣寶年間,時逢戰亂。北域邊城烽煙大起,民不聊生。

數日之前,天狼國新立狼主狼天厲起二十萬大軍自北向南殺來。圍城十日,攻破了北域第一要塞北雁城。城中十萬百姓軍民皆遭屠戮,無一倖免。戰端一開,更有大批的難民攜家帶口向南逃竄。這些難民們被迫背井離鄉,沿路上更逢春瘟大疫。蒙難生民十損其九,受盡了悲痛與苦難。

而狼兵佔了北雁城後,見帝國遲遲不發兵馳援,更是肆無忌憚。他們向長安進兵,於路燒殺搶掠,所到之處皆是將安寧的村鎮化為焦土。狼主更是傳下號令,所到之處,方圓百里之內,不許見到中原人的存在。所以秉性殘忍的狼兵們皆是殺紅了眼。完全不把無辜的中土百姓當做生靈來看待。

為何帝都長安遲遲不調兵來救呢?只因唐王新納相府貴人,不問政事已有多月。那貴人乃是當朝沈丞相之愛女沈青葙,生得國色天香。於相府一見,天子不由得魂授予之,倍加寵愛。

然宮中多有正臣斗膽進諫,勸王上莫要沉淪於酒色美女之慾,以天下為重。然王上聽信沈相讒言,不加理睬。所以長樂宮中此時一應要事,皆由位高權重的丞相所受理。

那丞相在朝中幾乎是一手遮天,滿朝文武皆呼為沈大先生。這沈大先生頗得唐王所倚重,權傾朝野。而且,此人性情貪婪無度,長安城街坊內有謠傳曾雲相府之中修建天星樓,那高樓之中,無數金銀珠玉足足堆積成十座金山。正可見這位沈大先生究竟闊綽到了什麼樣的地步。

此番北雁城被破之前,每一日邊關傳來的戰訊都如雪片一般飛報於長樂宮內。但這些十萬火急的戰報與救急軍書,都無法被呈到唐王面前。而是被沈大先生,以及他所籠絡的那些朝中權臣所收押,他一面遮掩著邊關前線的戰報,另一面,則阻擋了那些要求面見唐王的直臣。竟然絲毫沒有發兵往邊關救急的意思。

……

清荷殿內,數名宮女提著昏黃的燈籠。穿入亭閣深處,來到了華珊公主的寢宮之外。

“稟公主殿下,寢宮之外,有一應朝中大臣想要入內求見,懇請公主殿下恩准。”

“為首何人?”

燭火尚明的閨中屋內傳來了溫柔的女子聲音。透過軒窗,依稀可見燭影內那倩麗的身影還端坐案旁。此時入夜已深,但她還尚在秉燭觀書,未曾卸妝歇息。

“為首的,乃是御史大夫秦觀,太尉董興二人。以及諸多文武大臣。已在殿外等候多時了。”

房中,華珊公主沉默了半晌,隨後說道:“既然是朝中眾臣俱都到了,本宮不能不見。那麼便引他們到前堂看茶吧。”

宮女們領命而去。華珊公主一聲嘆息。她冰雪聰明,哪會不知道這些一心為了大唐的文武們深夜來此,所為何事。但這次發生的事情,可不是那麼簡單便能夠解決的。可是,若一直不著手去做,那麼便會陷入絕對的被動局面。這是華珊公主,乃至整個大唐所不能面對的結果。

她換上了那身殷紅似火的衣衫。一如決然無悔的火焰。

華珊公主來到了正堂之中。但見滿朝文武,已有近半之數聚集於此。這些臣子們有的已白髮蒼髯,卻滿面悲憤,老淚縱橫。看見公主駕臨於面前,便一同俯首拜倒在地。

“公主殿下啊!老臣等,恭候多時了……”

那以御史大夫秦觀,太尉董興在內的朝中眾臣見到公主,皆是涕淚交加,泣不成聲。他們苦啊!整日以來,眾臣憂心國難,已經不止一次去長樂宮集體進諫唐王。但是,卻被相府的護衛所阻擋在外不得入內。

幾十名臣子長跪在長樂宮正門前方,從破曉一直候到了日落。苦苦覲見。

而結果是,唐王的確召見了他們。但是卻在御花園後的蓮池之畔,命歌兒舞女演奏禮樂,排下鹿肉酒宴來款待眾臣。眾臣欲將邊關戰訊聞達天聲,但唐王卻樂於歌舞昇平,完全不願與眾臣談論軍政之事。

眾臣連日來無法面見天子,只好乘著夜深之時,聚會於華珊公主的清荷寢宮之內,以商討保國安民,擊退胡虜之策。

“諸位請起吧。”華珊公主一聲長嘆,說道:“本宮雖居於深閨之內,但眾位連日以來為我大唐之所作所為,本宮盡已知曉。但父皇此時陷於沉鄉醉夢。連本宮亦是難以規勸。”

“公主……老臣年近八十,垂垂老矣。但大唐萬里河山尚自蓬勃待發。如今家國蒙難,鎮北公已戰死殉國了……長安再不以王劍佈告天下,發兵北擊天狼,則我大唐必滅,九州必亡!”

“老臣等星夜難寐,商議權衡之下,唯有請公主出宮,先行北上穩定軍心。只有公主殿下您與前線的將士們一同面對強敵,將士們才會為我大唐與狼族浴血死戰。我們的帝都長安,方才有望抵禦狼兵的侵襲!”

御史大夫秦觀蒼髯白首,他為帝國半生操勞,可謂是鞠躬盡瘁,此時以年邁之軀力挽國難,實屬國之忠良。他老來氣短,不停地咳嗽著。心中痛如刀割,皺紋交錯的雙頰間,淌下了兩行渾濁的老淚。

“老臣雖居太尉之職守,但卻不能調動兵馬,如今太尉府之政事,無時不刻都在沈相的監視之下。空有滿腔烈血,卻不能盡忠報國。哀哉,痛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