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七章 再破黃巾

休息了一天,酒足飯飽,徐珪向太守龔景告辭:“既然圍困已解,我們應當率軍回覆太守。”

龔景知道北軍軍紀嚴明,便不再挽留,客氣感謝一番親自送徐珪等人出城上路。

在路上,徐珪腦海中突然響起小三國的聲音:“主公,經過本次戰鬥,您獲得了100能力點,現在有450點,獲得4853功勳點,現在有5459點,另外謀略成長2點,現在56。”

徐珪心裡高興又不無疑惑:“這能力點獲得方式到底是什麼?怎麼迷迷糊糊的就獲得了?”

小三國不答反問道:“您還沒發現嗎?每次有事件發生您就會獲得能力點。”

徐珪回想起來,確實如此。

除了一開始新手禮包送的100能力點,自己武力等級提升了兩檔分別獲得50點,100點,取消新手保護,改個名字,收買人心,教人軍體拳,多少不等又有幾百點,看來完成一些事件就能獲得能力點啊,果然能力是靠做事培養出來的呀。

現在自己財產已經很多了,能力點更是多達450,雖然可以召喚了,但徐珪心想算了,等有600點時再一起召喚,好事成雙嘛!

想到這邊又樂呵樂呵的,高興之情溢於言表,還呵呵直笑,看的青面獸和小李廣一臉黑線,少主面癱了?打個勝仗傻笑成這樣幹嘛?

徐珪也意識到了自己的失態,立即攥緊拳頭頂著嘴唇咳嗽兩聲,嚴肅起來。想到現在這麼多功勳點,便向小三國下令:“我要換一把武器,這破刀太輕了。”

“友情提醒,主公LV即將提升,屆時可以換取更好的武器哦。”小三國說道。

徐珪聽了又激動起來:“更好是有多好?”

“無可奉告。”

小三國潑了徐珪一頭冷水,徐珪臉色頓時有點難看卻又無可奈何,連聲嘆氣,楊志和花榮額頭直冒冷汗:少主今天好反常啊,笑完又嘆氣,難道打仗時碰壞腦子了?

徐珪則又想到自己立了大功,而劉備還在營中無所事事,內心不由得一陣暗爽,大概是之前激動過度,此時餘勢未消,笑出聲了。

這下楊志和花榮直接翻白眼了,楊志忍不住問道:“少主可是身體不適?”

徐珪忙停止笑聲,再次咳嗽一下,朗聲說道:“我身體好的緊呢,眾軍士加速行軍,前往潁川!”

楊志疑惑道:“不回幽州覆命?”

“我聽說左中郎將皇甫嵩,右中郎將朱儁與黃巾戰於潁川,我一向敬佩二人,所以想去幫助他們。”

說罷,不再多言,率兵急行。

卻說徐珪為何要前往潁川呢?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因為潁川一帶有大量賢才,郭嘉,荀彧,荀攸,程昱……二是正如他所言,他敬佩皇甫嵩與朱儁。

皇甫嵩,字義真,安定人,東漢末期名將,靈帝時為北地太守,黃巾起義爆發時,任左中郎將,與朱儁率軍鎮壓起義軍,後官至太尉,封槐裡侯。

朱儁,字公偉,會稽郡人,朱儁出身寒門,少年時因贍養母親而以忠孝聞名,他好義輕財,鄉里都敬重他,後被太守徐珪(不是主角)舉為孝廉,遷任蘭陵令,因為有特殊政績,被上表推薦,不久拜交州刺史,僅率家兵五千人就大破叛軍,平定交州,戰後以功封都亭侯,入朝為諫議大夫,黃巾起義時,朱儁為右中郎將。平定三郡之地後,又被皇甫嵩上表推功,進封西鄉侯,遷任鎮賊中郎將,不久拜右車騎將軍,更封錢塘侯,董卓秉政時,想以朱儁為副手,遭他婉拒,李傕專政時以朱儁為太尉。後行驃騎將軍事,持節鎮關東。

卻說那日在校場,劉備沒有出兵救青州,有兩個原因,其一,他堅信出頭的椽子先爛,自己的五百部下是自己一手帶出來的,能保留則保留,他人要救便去救,關我毛事。

其二,也是主要原因,就是他看見了劉焉。在散場後,便前往拜見,拉起親來,劉焉竟是劉備的叔叔輩,於是兩人更加親密,恰好斥候來報,盧植和張角在廣宗決戰,劉備說盧植是自己恩師,便請求領兵前去相助,劉焉允諾,還撥給他一千軍士,劉備欣然接受,往廣宗去了。

徐珪一行趕了三天,到達潁川,在圍城帳中拜見皇甫嵩和朱儁:“我是幽州太守劉焉帳下校尉,奉命救龔景於青州,正欲回幽州覆命,聽聞二位將軍圍困張寶張梁兩兄弟十多日,我一向敬佩二位,特來助陣。”

皇甫嵩和朱儁都是性情溫和,忠義厚道之人,素有長者之風,見徐珪帶著不過兩千多人來,雖然心中好笑,但仍是表示感激:“多謝小將軍相救,然黃巾已無糧草,破城在即,小將軍只管覆命去吧。”

徐珪知道兩尊大神是看不上自己這麼點士兵的,便拱手義正言辭道:“既然破城在即,在下願身先士卒,率軍攻城,一鼓作氣攻下潁川,擒拿張寶張梁二賊。”

皇甫嵩朱儁二人見徐珪雖然年輕,但生的是氣宇軒昂,身強體壯,兩個副將一看也是非常人,便應允:“既然小將軍胸有成竹,可為先鋒攻城,我們自然會派兵接應你。”

於是徐珪下令:“花榮,命你領五百本部士兵,遠端射殺敵人,掩護我軍;楊志,與我各領九百兵士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