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諾清朝著太后磕頭謝恩,而後在金禾的攙扶下起了身。
便見她轉身從金禾的手中將一個雕刻的十分精美的檀木匣子接了過來,而後道:“嬪妾借花獻佛,將先帝送給太后您的定情簪作為壽禮獻給太后,還請太后過目!”
聽得趙諾清所說,太后心中激動非常,當即派蘭嬤嬤快些去將簪子拿上前來。
蘭嬤嬤接過匣子,對著趙諾清感激一笑,而後便雙手將匣子奉上。
太后的手似有些輕微的顫抖,緩緩將匣子開啟,便見一隻琉璃嵌金絲鳳簪赫然出現在眼前。
那支鳳簪一如當年太上皇送給她時的模樣,不過卻是有些細微的不同,就見原本碎裂之處被極細的金絲所包裹,非但沒有破壞鳳簪原本的模樣,反而為其增添了一絲獨特之感,足見修補之人心思靈巧、技藝高超。
太后的雙眸中不禁泛起淚花,握著手中的金簪歡喜不已。
皇后見狀,怕太后睹物思人,便開口道:“母后,趙才人不光是修補簪子有一手,就連盤發也有十足的巧思,不若讓趙才人為您將這簪子重新簪上如何?”
太后聽了,點了點頭。
當下,便有數位宮女太監將屋內的屏風搬了出來遮擋在前方,趙諾清則站至太后身邊開始為太后重新梳髮髻。
便見沒一會兒,一個十足新鮮卻又顯端莊大氣的新發式便出現在太后的頭頂,接著,便見趙諾清貌似隨意的將那琉璃鳳簪簪在了太后的髮髻之中,霎時間,太后仿若年輕了五六歲一般。
當即便聽一旁皇后的驚呼聲響起,“母后,您可真美!”
蘭嬤嬤也驚訝著說道:“趙才人這雙手瞧著和咱們差不多,不就是十根手指嗎?怎麼一眨眼間就編出如此好看的髮髻?哎呦,奴婢彷彿看到了三十年前的太后了呢!”
太后看著銅鏡裡的自己,恍若重回年輕時的模樣。
那鳳簪本是先皇年輕時贈與的她,簪子自是附合當時身為皇后的自己的身份,穩重又不失俏皮美感,可自己如今已然活了大半輩子,再戴這簪子便覺頗有些不適自己身份,故而,那簪子便一直襬在匣子裡再未戴過,好不容易心血來潮想要簪一簪,不曾想還失手摔壞了!
如今這支簪子在趙諾清的巧手設計下,卻是更適合她如今的身份,即使戴上,也不會覺得不合時宜。
於是乎,太后對趙諾清的感激之情溢於言表,當即轉身握住了趙諾清的手,說道:“難為你心思靈巧,能讓哀家重新戴上這簪子!好孩子,你有什麼想要的賞賜,只要哀家能辦到的,絕無二話!”
聽著太后的話,一旁的皇后當即笑道:“趙才人可是大喜了!本宮還從未得到太后如此承諾呢!趙才人還不趁此機會好好讓母后出點血?”
皇后總是知道如何能讓太后開懷,便見太后笑著睨了她一眼,佯裝嗔怪道:“哀家何曾虧待於你了!你這個忘恩負義的東西!”
皇后調皮一笑,不再言語。
聽著屏風後太后及皇后笑聲宴宴,皇上當即疑惑問道:“母后可是安置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