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佑進入節度府,正好看見節度使鮮于向出門送客,小聲向旁邊的至交好友孫幕僚打聽,原來此人姓劉名駱谷,是為范陽節度安祿山而來。
孫幕友輕笑:“姓劉的大言不慚,說是安節度擬遣軍將前來助陣,剿殺南詔那幫不服王化者。”
顧佑大驚:“我這裡都要談妥了,怎麼又要動兵了?”
孫幕友道:“他自己送上門來的,被節度拒辭了,安胡兒與楊相為敵,咱們劍南怎麼可能借他的兵?當真是掂量不清!”
顧佑這才放心,等送走了劉駱谷,入堂回話:“恭賀節度,顧佐小兒服軟了,這次下官是解送報效而來。”
鮮于向喜道:“當真?可是如數報效的?”
顧佑道:“先解送一萬貫,其餘的陸續再發運過來。”
鮮于向大失所望:“怎麼才一萬?”
顧佑便替南吳州分說了幾句,再次保證,旬月之內必定送齊。
鮮于向道:“咱們限時二月底,如今已是四月,才交上來一萬貫,怕是你被顧佐耍了!”
顧佑道:“不至於此……”
鮮于向陰沉著臉:“不管如何,必得懲治一二,否則節度府臉面都沒了!”
四月中,顧佑再次來到南吳州,帶來了節度府的懲罰令:嚴禁向相關詔國輸出糧食、食鹽、軍甲、兵刃、法陣等物資。
顧佑對此還是比較讚賞的,這項懲罰還不到徹底撕破臉皮的地步,同時又給他增加了催繳報效款項的底牌。他手持這份禁令趕往南吳州,向原道長和劉玄機等人出示,要求他們儘快啟運報效款項——他的腰桿子又挺了起來。
顧佐其實就躲在吳國公府,離長史院不到百丈,一邊“療傷”,一邊教導親傳弟子李僾的修行。
這樣一份禁令,長史府的一干高層都知道沒什麼卵用,因為節度府管不著嶺南道,劍南道不輸入糧食等物資,顧佐完全可以從嶺南道那邊輸入。其實就算是南詔本地的羅浮詔和青城詔,是否遵守這份禁令,也要看兩派願不願意給鮮于向面子。
這份禁令的真正用意,是展示決心,禁止大宗戰略物資的輸入,通常是開啟用兵程序的第一步,鮮于向是在告訴南吳州,如果再不報效,就等著大兵壓境吧。
接下來的一個月,印證了顧佐原先的猜想,真正貫徹節度府禁令的,是青城詔,羅浮詔表明上禮節性的遵奉,但依舊在向顧佐販賣相關物資,只不過從正大光明改為了私下進行,沒有太過於張揚。
到了五月以後,節度府下發了更進一步的禁令措施,禁止所有百姓和修士進入麗水、黑山、永昌、通海和南吳州,並且派出人手,巡查青城詔和羅浮詔的相關道路。
也就是準出不準進。
這項禁令同樣用處不大,嶺南道那邊開著大口子,如此禁令形同虛設。據說羅浮詔已經派人前往益州,和鮮于向談判,他們認為這一條違背了當年朝廷封國時的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