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承嗣部對龍首原大寨的進攻要稍微激烈一些,他的本部兵馬沒有打過南吳軍,以起兵以來的獲勝經驗為遵循,發動了對龍首原大寨的重。所以說經驗主義害死人,田部兵馬的衝擊遭到了南吳軍的迎頭痛擊。
一刻時的攻守交戰,雙方都沒有動用大型法陣和大型器械,田承嗣部戰死三十餘人、傷百餘人,南吳軍在佔據地利的優勢下,也有五人陣亡、十餘人受傷。
由於長安城和龍首原大寨互為犄角,叛軍雖有十五萬之眾,也無法圍城,只能試探著進攻各門。
從二月初八開始,安守忠、李歸仁、蔡希德、田承嗣、崔乾佑、尹子奇等部開始進攻長安和龍首原大寨,規模變大,戰況也驟然緊張起來。
到二月十三日,史思明各部也開始輪流攻城。
顧佐召集陳玄禮、李嗣業和哥舒翰、郭子儀等人議事,討論當前戰況,李嗣業表示,光守不攻太過被動,叛軍連續多日試探,任意選擇進攻方向,驕橫之情溢於言表。他主動請戰,表示願意出城打一次反擊。
這些天,顧佐親力親為,在長安城牆上巡視守禦,還經常趁夜出城,飛往旁邊的龍首原大寨瞭解戰況,知道李嗣業說的沒錯,叛軍的確表現得很是傲慢,對守軍不屑一顧。
但李嗣業的主動請戰,還是讓顧佐有些猶豫,這會不會是叛軍的慢敵之計?再者,這半個月敵軍各部輪番上陣,為什麼不見重型攻城法器?
對此,李嗣業滿不在乎:“總要打一打,不打就什麼都發現不了,察覺不出來……至於危險?打仗哪有萬無一失的事?若是戰死,太師也不用太過掛念,大丈夫馬革裹屍,乃我輩正道!”
李嗣業有二百陌刀手隨他進京,是新建羽林軍的鎮軍之器。原先顧佐還擔憂這支兵行動不便,難以出敵,但真見了之後就放心了。這二百陌刀手修為最低都是煉氣圓滿,巨大的陌刀法器抗在肩上,身上套著重甲也如若無物,行動起來輕鬆如意,毫不費力。
這天,攻打南城安化門的是叛將何千年所部,這支叛軍非范陽、平盧本軍,是相、魏等州郡兵馬,看上去要稍弱一些。
陳玄禮、李嗣業都來見顧佐,建議拿何千年部入手,主動打一打。
顧佐考慮之後同意了,親自送李嗣業至延平門。這裡已經聚集了五百兵將,以二百陌刀手為骨幹,三百龍武騎兵保護側翼,準備出其不意奇襲安化門外正在攻城的何千年所部。
顧佐向李嗣業叮囑道:“李將軍,此番出城,不要離城三十丈,於此之內,若有不測,我尚可想辦法救你,再遠就不好辦了。”
李嗣業點頭:“末將知道了!”
幾個軍校下至各隊,大聲宣讀將令:“出了城門,沿牆根向左行進,後隊跟著前隊,不許超出隊官的位置,自個兒心裡數清楚,第三座城門入城,就這樣!”
“跑完這一圈,每人賞錢一千!”
“此戰不論人頭,不要割首級!”
簡短的軍令格外清晰,很快就準備好了。顧佐登上城頭,就聽陣法響動,緊閉延興門的法陣停止,大門吱呀呀開啟,李嗣業當先殺了出去,身後是兩百重甲包裹的陌刀手。
陌刀手出完,馬蹄聲響起,三百龍武軍騎兵衝了出來,吊在陌刀隊的後面作為支應。
陌刀手門肩上扛著厚重的陌刀,跟著前面的佇列急奔,沿著城牆轉圈。拐過城池西南角時,立刻就見到了正在猛攻安化門的何千年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