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高傲響亮分析道:“依我看真相應該是這樣!不知道多久以前,肯定不太久,幾個月吧。看那個流蘇還很新呢。我看也就是幾個月前的事情。你們口中說的太子呢,他微服私訪,因為太子風流,我們都知道,然後呢一個女人或多個女人,一次或多次,伺候了你們太子了。然後呢留下這個流蘇。我看流蘇斷口是破損拉絲的,應該是不小心扯斷的。這就是真相。那麼找到是哪個或哪些女人就是事情關鍵主線了。那好辦,我是普通人,掌櫃不聽我道賬本簿不會給我看的。公公啊,你自己去看。公公有權利有身份啊,趕緊叫掌櫃的拿出來給公公檢視檢視。立即就知道女方是誰了。沒準好幾個嗯,畢竟太子風流。”
公公聽完了,苦笑:“哎呦,本來是暗中調查的, 你這麼大聲幹什麼?算了,只好是明處調查了。也不知是誰家姑奶奶,這麼折騰人的。”
胖公公說道:“師傅,賬本已經遺失了。剛才掌櫃提前跟我打過招呼了。”
“啊?”姜公公生氣了,立即等著門口掌櫃老頭,他早就跪在地上直磕頭了。
姜公公罵道:“臭老頭,你最好是知道太子跟誰在一起了!雜家不管你用什麼辦法。快去查!”
掌櫃旁邊的中年婦女兒媳婦害怕問道:“大人,那是哪天事情啊?”
姜公公好心說道:“關鍵是大概是一年多前吧。反正雜家估計太子也就來過一天。雜家府裡已經問過小廝了。根據王舞回憶,太子只來過這裡一天。”
“啊,明白了,那就好辦了。肯定回有人認出太子的。我去問問活計。”婦女高興說道,她已經有信心查出來了。
姜公公一看婦女高興輕鬆臉色,自己也高興笑了。
姜公公在板凳上坐著等了小半天了。
“師傅你看,那是什麼?”胖公公隨手一指角落裡,姜公公抬眼一看,之間角落裡是九隻大肥老鼠。本來姜公公一臉厭惡,火冒三丈。
但是姜公公細看發現老鼠一動不動排列隊伍,居然遠看像幾個字,而且是很標準的幾個字。這幾個字為【蓮臺縣縣衙內有貴人】。
“啊,老鼠成精了。”走進來一個老御史王大人,王大人王老頭驚叫了一聲。老鼠嗎受驚,一眨眼功夫不知道跑哪裡去了反正屋裡人再找老鼠怎麼也找不見了。
姜公公急道:“來人一定要在找到這九隻神仙老鼠!”
瘦高個公公高興喊道:“四叔,這分明是神仙指路啊!沒想到是真的!”
“師傅咱應該去蓮臺縣啊!管老鼠幹什麼?”胖公公說道。
“沒有老鼠指路,咱們找起來麻煩啊。”姜公公說道。
“師傅,咱還是趕緊去蓮臺縣吧。”四個公公催促道。
姜公公只好這麼說道:“來人,無論如何找到九隻神仙老鼠。那是要辦大事的。找到以後立即送來,好生伺候!”
“喳!”外面十五個侍衛恭敬說道。
姜公公趕緊帶著四個跟班跑出去了,坐著門口快馬五匹立即飛奔出京城,趕往蓮臺縣。
“果然就是在北方的。哎,蓮臺縣我有印象啊。十多年前我一個老跟班手下就有人是蓮臺縣那個縣城什麼什麼狗屁村子的人。他好像叫什麼……對了,武五六,現在叫這個名字了。好像在宮裡暢春園當管事首領太監了。這小子也真是會爬。也不比我差。宮裡主子們喜歡暢春園聽戲,他呀,機靈過頭了,只怕早就巴結了很多主子有靠山了。自然過日子是不差的。再有,我跟他老交情了,他如果能來幫我一把,那我這差事就保證沒問題了。我興許能立下頭功一件。不對,只怕這回是大功勞了。沒準這皇孫將來前途無量啊。就是神仙老鼠都顯靈來幫他了。這孩子八成想跟太子阿瑪團圓呢。哎呀,這孩子了不得了。不愧是太子的骨肉。太子還說自己聽到了哭聲,哎呀,原來是父子感應啊。以前也聽說過的。反正太子也是糊塗人,自己都不知道在哪裡留種。非要到今天才回想起來舊事。哎呀,不知道是誰家姑奶奶這麼有福氣啊。不僅伺候太子,居然珠胎暗結而且孩子都生下來了。看來肯定是皇孫阿哥了。啊哈哈哈,我運氣真好。應該是我第一個人知道了準確地址了。對,蓮臺縣縣衙。可是怎麼會提到縣衙呢?雜家這身份肯定也是要去縣衙拜會縣令的。哎,難道縣令已經立功了,將母子倆接到縣衙住了?看來有可能是這樣了。孃的,縣令跟雜家搶功勞了。非要收拾縣令一頓。誰也休想跟我搶。誰也休想分我一杯羹,佔我便宜。哼!”姜公公心想。
宮裡面
康熙帝一個不受寵的帝師蔣有為老頭也知道了太子的秘密了。他立即跑去找皇帝。卻在走廊上看見哼曲子飯後散步心情好好的康熙帝了。他趕緊走上前去跟皇帝彎腰行禮:“臣蔣有為叩見吾皇,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臣有要事稟告!”
皇帝一聽,嚇了一跳,一揮手屏退左右。只留下了忠心的七個公公聽差。
皇帝納悶問道:“你有什麼事啊?好端端冒出來。”
蔣有為湊到皇帝耳朵邊說道:“太子有兒子,就在蓮臺縣縣衙之內!此事千真萬確!”
康熙帝一聽,驚訝不得了了。康熙帝咧嘴笑了。問道:“誰家閨女啊?呵呵呵。”
蔣有為為難道:“暫時不知道。臣卜卦卜出來的。”
皇帝點頭立即吩咐手下:“蓮臺縣有摺子嗎?”
剛好走來三個大官,戶部尚書立即走上前頭一個爭著說道:“回皇上的話,臣前兩天受到過蓮臺縣的摺子,是一個書生寄給臣的。臣看有點要緊就遞給皇上了。原來蓮臺縣有刑部的人胡作非為,擾亂百姓,十分不堪啊。”戶部尚書大胖子不客氣揭發檢舉道。
皇帝皺了眉頭了。
旁邊的工部尚書也是胖子中年大官立即附和:“皇上,臣剛好也有蓮臺縣摺子,五天前就遞上來了。臣記得大概,好像是說……蓮臺縣大旱兩年,老百姓吃不飽飯,特意伸手向朝廷要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