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分鐘後。
任曉漁慢慢地走出了校門。
他的手中拿著十幾分鍾前從圖書館借的書。
他很喜歡這本科幻小說。
這本書的名字叫《黑暗叢林》。
乍一看,有點像是恐怖小說,雖然,讀起來也的確有幾分恐怖的意味。
這裡的恐懼,是人類對未知的恐懼。
每一個智慧生物都會對未知感到恐懼,這已經銘刻進了其基因深處。
這本書與一般寫任曉漁離開地球,移民外太空不同,它講的是人類如何在很高階的文明的威脅下,存活下去。
這本書還提出了很新穎的理論,當然,新穎是對於當前的藍星科幻小說界而言。
這個理論的名字叫宇宙黑暗叢林法則。
這個法則是基於兩個公理上建立的:
第一公理: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求。
第二公理:文明在不斷增長和擴張,但宇宙中的物質總質量保持不變。
根據這些不證即明的公理,逐步可以推演出宇宙叢林本質的生死局。
每一個文明為了滿足第一公理,在猜疑鏈的連鎖反應下,對一切不明確的文明都是以獵人心態對待(獵殺一切對自己構成威脅的生物)。
因為你永遠不知道我是怎麼想你的,我永遠也不知道你是怎麼想我的,就像兩個相遇的持槍的獵人。
一個文明不能判斷另一個文明是善文明還是惡文明;
一個文明不能判斷另一個文明認為本文明是善文明還是惡文明;
一個文明不能判斷另一個文明是否會對本文明發起攻擊;
一個文明無法判斷另一個文明對自己是善意或惡意的;
一個文明無法判斷另一個文明認為自己是善意或惡意的;
一個文明無法判斷另一個文明判斷自己對她是善意或惡意的。
在不知道對方如何想自己如何想對方,往往根據生存法則,即便錯殺對方也不能讓對方先殺了自己。
用原文的話就是:
“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像幽靈般潛行於林間,輕輕撥開擋路的樹枝,竭力不讓腳步發出一點兒聲音,連呼吸都必須小心翼翼。”
“他必須小心,因為林中到處都有與他一樣潛行的獵人,如果他發現了別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開槍消滅之。”
“在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獄,就是永恆的威脅,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將很快被消滅,這就是宇宙文明的圖景,這就是對費米悖論的解釋。”
“黑暗森林中有一個叫人類的傻孩子,生了一堆火併在旁邊高喊:我在這裡,我在這裡!“
……
非常聰明!
任曉漁感慨萬千。
平靜如水地眼睛裡有了那麼一絲讚賞。
想這麼有遠見的人類已經不多了。
現在,大多數的人類都在潛意識裡,認為自己是太陽系或者銀河系,甚至宇宙的主宰。
是宇宙裡唯一的智慧生命。
高傲自大到了極點。
也愚蠢到了極點。
“弱小和無知,不是阻礙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