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2章 租地

高大勇這些天異常忙碌,宋蒙城交待他找地的事情,他十分上心。開玩笑,這可是總經理直接交待的任務,不上心行嗎?

他託了幾個親戚,四處在海口的周邊找地,終於找到了兩處符合要求的地方,一處在永興鎮的馮唐村,另外一處在XY區附近。

宋蒙城分別對兩處地方進行了實地考察,永興鎮馮唐村的各項條件都比較好,在市區西南方,離秀英碼頭不到20公里的距離,交通十分便利。

這個鎮還有一個優點,離文昌閣的舊址比較近,還有一處觀音大士庵堂。這兩處額外的佛教的場所,給這個地方增加了很多禪意。

所以宋蒙城沒有猶豫,直接選擇了這個地方,作為談判的物件,另一處直接捨棄了。

這塊兒地的總面積是175畝,馮唐村的村集體產權,都是有山林地屬性。

宋蒙城在考察的時候,注意到了傍邊的7畝農田,和一個較大的魚塘。如果能夠同時租下來,可規劃的專案,能完善許多。

宋蒙城委託高大勇,先跟馮唐村的村委會談一輪,特別是7畝農田的魚塘的戶主,一定搞清楚,最好同時租用下來。

高大勇做了第一輪的談價工作。

生意就是這樣,坐地起價,就地還錢。

馮唐村村委會給山林地報出了每畝12元價格,農田和魚塘是本地農民的產權,經過村委會的指引,高大勇也找到了這個農田和魚塘的主人。

農田的價格在500元左右一畝,魚塘一共20畝,可以承包,每年4000塊錢,這是高大勇彙報給宋蒙城的價格。

儘管宋蒙城沒有在搞地皮的經驗,但這個價格很定是有水分的,現在可是2000年,土地的價格並不高。

宋蒙城猜測,這裡面應該有高大勇的某種好處,否則價格不應該是這個樣子。因為這太好打聽了,找一個熟悉的本地人,就能問清楚周邊的地價。

高大勇既有鄉野的質樸,也有農民式的狡黠。

這是宋蒙城給他的評價,但是宋蒙城並不打算揭穿他。

他透過楚鴻雁問了一下附近的租賃價格,定了一個差不多的價格,既符合自己的預期,又不至於過於吃虧

山林地10/畝/年,農田400元/畝/年,魚塘的租賃價格不變。

宋蒙城提前擬好了承包協議,承包期50年,租金每5年繳納一次,全款付清,租金按照每10年遞增一次,遞增幅度為10%。

將這個協議做好交給了高大勇,還是讓他去談,宋蒙城沒有出面,因為沒有這個必要。

他知道這個事情肯定談的成,而且宋蒙城還能肯定高大勇可以收穫不菲的佣金

“不菲”兩個字有些誇張了,山林地是村集體的土地,這一塊不管多少錢都是白談,頂多弄兩條煙抽,算作村委會的感謝。

而農田和魚塘的承包,高大勇的提成是不會少的。

農田的當時價格在350元每畝—400元每畝之間,魚塘每年3000元了不得了,所以這裡面是有一些空間的。

高大勇的價值在於維繫兩者之間的關係紐帶,佔些便宜也是應該的,只要不過分就行,這是宋蒙城對待公司員工的態度。

所謂水至清則不魚,人至察則無徒。

宋蒙城只提了一個要求,讓所有的村民集體簽字,按手印,並在協議簽署的時候,每個村民自願按手印和簽名時,都要有影像資料全程記錄。避免以後出現糾紛,或出現一些扯皮的事情。

協議裡設定了另一處重點內容,如果租賃方因拆遷、轉賣等任何形式違約,賠償新經典公司現金50萬元,承包後所有投資資金估值的10倍金額進行賠償。

村委會本就沒有想過違約,而村民見到這一條款,先是猶豫,不敢籤,到後來見村委會簽署了協議,也就跟著簽署了協議。

宋蒙城帶了48750元的現金,支付了前五年的租金。

簽完協議,宋蒙城就近找了一拼臨時的工人,將這個區域先用圍擋圍住,準備進行基地的設計和施工。

沒想到牽扯了另外一樁事。

本地又一個外號馮老三的村民,將祖墳建在了集體的山林地上,看見正在做圍擋的工人,被馮老三待著家人硬攔了下來,不讓施工。

這是宋蒙城沒有預料到的事情,照理說,這塊兒地屬於村集體的產權,不應該允許私人的墳墓在裡面修建。

但也正因為是集體的山裡地,大家也都事不關己的態度,村裡的領導也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誰都沒管。

在現場的高大勇只能找村委會進行協調,但是馮老三是個油鹽不進的主,就是攔在那裡不讓施工。

高大勇將這個事匯電話報給宋蒙城,問怎麼處理。

宋蒙城說,你等我過去吧。

掛了電話,宋蒙城帶著新經典自然教育機構的張文斌,和白勝,打了一輛車,趕到事發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