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一十六章:計劃換計劃

這話打在七寸上,沈建華的回答不再從容,結巴起來,道

“這,這,這,國家的物資很緊張,現在還做不到敞開供應,以後肯定會好起來。”

“以後?誰知道多久呢?遠水不解近渴呀!叔叔,您一定有太多同學在重要的位置上,您應該利用這些關係為三水縣多爭取一些計劃!”

沈曉蓉不樂意聽了,反駁道“我爸爸最不愛走後門,怎麼能為了多批計劃去求人拉關係。”

黃瀚不理會沈曉蓉這個長在紅旗下衣食無憂的既得利益者,繼續誘導沈建國,道“每逢年底,大國企都要採購副食品為職工發福利。

大領導們也得想方設法找關係弄農副產品呢。

叔叔,您主動聯絡這些單位給他們豬肉計劃,換他們的鋼材、腳踏車、縫紉機、手錶等等物資的計劃其實是雙贏。

縣裡的公司多賣了商品當然多賺了利稅,農民能夠買得到腳踏車肯定會感謝黨的好政策,少了許多心裡不平衡。

大國企組織了更多福利發給職工,當然增強了工作積極性,增加了對單位的認同感。

您牽頭這樣做了絕對是利國利民啊!”

沈建華不是個迂腐的,要不然也不可能成為改革派。

他原本沒有意識到今年手裡會多出太多農產品,沒想著用這些東西交換計劃,被黃瀚提醒後覺得這裡面的好處太大了。

現在依舊是計劃經濟,還在執行統購統銷,沒到農產品價格徹底放開的時候。

理論上農民的農產品是必須賣給收購站的,私下賣出的大部分東西尤其是生豬都是不合法的。

縣裡都有國家下達的收購任務,給的價錢也是計劃內價格,賣出當然也是計劃價,加價多少那是國家規定死的,基本上沒有什麼靈活度。

今年三水縣是搞大包乾的頭一年,所有的農副產品包括糧食都會呈現爆發式增長。

肯定會出現收購的農副產品遠超國家計劃的特殊情況,多出來的東西怎麼辦?賣高價?只要是公家的單位,誰敢?

當然還是按照規定的計劃內價格賣出!這裡就有了利益。

沒有哪個單位不想要這些計劃內價格的農副產品,賣給誰,誰沾光。

國家當年發動“好人好馬上三線,備戰備荒為人民”,許多大廠建在深山老林,那些職工真的很苦,豬肉這種物資對他們來說簡直是奢飾品。

不是他們工資太低,而是在山溝溝裡,根本買不著像樣的東西。

三線部屬工廠需要的副食品都得配給、調運,這個時期的車皮計劃太緊張了,把計劃給足就謝天謝地,哪有可能多給?

……

……

……

……

書友們新年好,祝大家大吉大利、升官發財、身體健康、心想事成!千萬別忘了投票支援啊!謝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