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1章 堅守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秦嶺天塹,哪怕是在後世,仍舊是人跡罕至,到處都是深山老林,懸崖峭壁。

司馬懿在得知蜀軍退回褒斜道之後,就親率三萬大軍追擊蜀軍。

可惜,剛剛進入褒斜道口之後,就發現這褒斜道地形險要,有些地方甚至只有少許棧道相連,極為陡峭。

三萬大軍行走期間,時不時就有士兵墜入懸崖,死於非命。

與蜀軍常年生活在山林間不同,雍涼魏軍更多的是生活在關中平原的漢人以及羌人。

這些人在崇山峻嶺行走,又怎麼可能與蜀軍相比。

僅僅半日的時間,就已經死了上百名士兵,再加上前方斥候,遲遲未能找到蜀軍主力的蹤跡,司馬懿只能暫且罷兵。

並且司馬懿第一次對秦嶺天塹,有了一個深刻的認知。

魏軍將士上下都鬆了一口氣。

在進入褒斜道之後,他們才知道諸葛亮每次北伐,走的有多艱難。

原本高昂計程車氣,經過半天的消磨,早就變得無影無蹤,畢竟時時刻刻都有墜崖的風險,精神的高度集中,任誰也抗不住這種壓力。

司馬懿從褒斜道返回之後,就將氣撒在了五丈原大營,五萬大軍將蜀軍營寨團團圍住,誓要將這些蜀軍全部留在這裡。

北原營寨也被魏軍拿下,如今五丈原大營的蜀軍已經是一支孤軍,若是沒有人來救援,只怕用不了多久,就會被司馬懿全部殲滅。

司馬懿並不著急進攻,畢竟五丈原的地形實在有些特殊,若是貿然進攻,必然要付出慘重的代價。

五丈原南靠秦嶺,北鄰渭河,地勢險要。

地勢又相較於周圍平原較高,南北長兩公里,東西長四公里,周圍天然的深溝,導致五丈原居高臨下,易守難攻。

諸葛亮選擇此地紮營之後,更是以此地為據點,不斷加固營寨,搶修工事,最終形成了一處堅固的堡壘。

鹿角滿地,五丈原周邊的箭樓更是數不勝數。

若是貿然進攻,絕對會被這如同刺蝟一般的防禦工事,給撞得頭破血流。

但是司馬懿卻是知道蜀軍的缺點,那就是後勤糧草。

蜀軍在離開之前,將原有的糧草基本上全部帶走了。

剩下的這些蜀軍,在司馬懿看來,那就是棄子,用來斷後的,根本不可能有太多的糧草。

司馬懿只需要靜等幾日,等到對方糧盡,自然會想要突圍,到時候就是這些蜀軍的末路。

在司馬懿的命令下,魏軍開始五丈原周圍駐守,甚至紮下營寨,一副嚴防死守的模樣。

這可急壞了五丈原大營中的蜀軍統帥,孟琰。

孟琰乃是南中大族,孟獲的族人。

在諸葛亮征討南中,七擒孟獲之後,南中許多豪族就漸漸應諸葛亮的要求,將族中子弟送入蜀軍營中。

孟琰經過這些年的打拼,在諸葛亮手下也算是混的不錯,當上了虎步軍的監軍,獨領三千人馬。

但是最後一次出征,孟琰卻被安排跟著魏延,攻打陳倉。

本來以為是一份手到擒來的戰功,結果卻莫名其妙的被留在了五丈原大營。

現在更是被司馬懿五萬魏軍,給圍在大營之中,動彈不得。

要知道魏延撤軍之時,本來就是輕裝簡行,攜帶的糧草只夠七日所用。

現在若是被司馬懿圍在營中,那他和手下七千弟兄,就真的死定了。

眼看著魏軍營寨,越來越堅固,孟琰覺得不能這樣下去,於是就想帶著蜀軍,衝破魏軍的防禦,開啟缺口,突圍而出。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