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回
數日後的一個清晨,天一派的某個房舍內,“天一子”從昏迷中甦醒過來。他疲憊的眼皮剛一睜開,醒來後的第一句話,就是:“老三,老三,寫給滴水洞、靜霞山莊等正派的請柬(請帖函)都發出去了嗎?商議對付巴蜀門派萬滅神殿的議事活動不可再拖延,速速去張羅。”
門徒老三早已蹲守在師父的床頭,當即握住師父的手,故做深情地回覆道:“恩師放心,弟子早已將此事辦妥,師父您靜候佳音即可。”
“那就好,那就好。對了,聽說你把玄晶礦石給弄丟了?是真的嗎?”掌門人氣喘吁吁地問道。
“確有此事,弟子是有苦衷的,相思之苦、單身之痛,難言之隱啊!”門徒老三似乎並沒有知錯和懺悔的意思,相反還振振有詞的為自己辯解開脫。
“玄晶礦石雖為本派的鎮派至寶,但那畢竟是生不帶來、死不帶走的身外之物,送人就送人了吧,咱們師徒倆都看開點,也不是多大的事。”掌門人出乎意料的說道。
床頭附近還站立著其他幾名弟子,包括門徒老二,卻不見黃靴。
這幾名弟子聽到師父的發言後,感覺師父的話亮了,各自心中默默唸叨著:臥槽,護短護成這樣,這說的……哪是人話呀?
黃靴並非有意(存心)不來守護著師父醒來,實在是代掌門在上,官大一級壓死人,並不是黃靴想來看望師傅,就能來看望的。
從行政區劃方面入手,楚國以南屬於蠻夷地區,統稱百越或西南夷,這裡植被茂密、動物豐富,遠離諸侯割據的喧囂,罕有人跡。儘管如此,但這方淨土從不缺乏戰鬥的旋律。
南海之濱,唐黨陽帶著小介隱以及女乞丐,正在海邊的岸上碼頭等候著能夠漂洋過海的一葉扁舟。
終於,一艘略有規模的漁船經過並靠岸,船家是個面善的黝黑壯漢。
“船老大,你好!我們三人想去南海鵲仙島,因路途遙遠、隔水跨海,無法以人力到達。望船老大行個方便,搭乘我們過去,報酬少不了您的。”唐黨陽用一番很實在的話去打動漁民老表。
“灑家是個爽快人,一百兩黃金,肯給咱們就走,不然就不去。南海鵲仙島兇險無比,途中大風大浪(驚濤駭浪)、潮汐不斷,能活著到達那個島就已經是天大的造化。”船家明人不說暗話。
“一百兩?還是黃金?行,我不跟你爭辯,你贏了,你看這個值不值一百兩?”唐黨陽沒有心情討價還價,直接答應下來,同時拿出了他隨身佩戴的紫碧螺項鍊,此乃唐氏家族祖傳辟邪法寶,價值不菲。
“嗯,是個好東西,別看我一介船伕,我眼力勁可不差,這東西整個大周王朝估計都找不出第二件,應該值一百兩,上船吧!”漁夫滿意的笑了,並信守承諾。
“這還只是應該?我去。”唐黨陽有些激憤,卻欲言又止,懶得扯皮。
就這樣,三人連同船家。在船艙裡有驚無險的度過了半個月的行程。
海面的風浪不大,漁船也沒有觸礁或側翻,雖有輕微顛簸,總體還算平穩。此番去往鵲仙島真是如有神助、順風順水。
久負盛名的修仙聖境鵲仙島,在很久以前,不過坐落在南海的一座孤伶伶的小島,因島上常年喜鵲長鳴、鸛雀高歌、青鳥狂啼,給人一種仙氣逼人的超脫世俗感,故而得名“鵲仙”的美譽。
十多年前,“玉女祖師”駕臨此寶地,島不僅僅再只是島,而是一家在江湖中舉足輕重的修仙大派。如此華美的蛻變,不由人,只憑島。
“玉女祖師”曾參加唐古拉山大決戰,是十三位頂尖級修仙高手中唯一的女性。
島上終年桃花盛開,四季如春,取之不盡的珍惜草藥開滿山崗丘陵,就連“無根靈草”這等稀有物種也是屢見不鮮。
唐黨陽的船靠了岸,攜小介隱、女乞丐一同邁上了島。剛一上岸,划船的船老大就跟腳底抹油似的,以超級敏捷的速度滑動著船槳,木船疾速反向離岸,漂向大海。
“這就叫做風浪大?這就叫沒準兒不能活著回去大陸?這船老大,坑人的功夫可是真的高,不服不行!”女乞丐替唐黨陽氣憤地排解道。
“算了算了,一個紫碧螺項鍊而已。錢財的事,無論多少,身外之物而已。大姐,感謝你,不過不必介懷。”唐黨陽倒是沒把被船伕騙錢的事當做一回事,起碼現在目的地倒是確實被送到了,光這一點就足夠了。
此日,恰逢“玉女祖師”五十大壽,島上連個守衛都沒有。
“奇怪,這中立陣營中的翹楚門派鵲仙島,怎麼死氣沉沉的,難道是船家帶錯了路?坑蒙拐騙了我的錢財?”唐黨陽流連忘返著眼前的這座景色優美的小島,卻不太自信這是不是鵲仙島,一個人自言自語道。只因江湖傳聞鵲仙島戒備森嚴,全島的女弟子草木皆兵。
突然,他聽到有腳步聲逐漸逼近,於是立即眨眼示意女乞丐和小介隱蹲下,躲起來,藏匿在色彩斑斕、五顏六色的花叢中,不易被看出。
很快,一大隊揪著同樣形狀髮髻的女弟子手端托盤,從他們身前八尺外經過。毫無疑問,路過的自然是鵲仙島的門徒,一身粉紅色短衫外加寬腳褲的打扮,熱帶氣息濃郁,土著風格齊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