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有可能是從原來城南門的位置,現在新搬到了城東的縣衙附近了。”劉掌櫃補充道。
“林生飯館…縣衙附近…”蘇九冬沉思良久,還在喃喃自語。
“什麼林生飯館,你們在說那個縣衙附近的林生飯館,推出元宮四和湯的林生飯館?”溫以恆人還未出現, 聲音就從蘇九冬身後傳來。
受到驚嚇的蘇九冬從溫以恆身邊跳開,驚魂未定的瞪著溫以恆,嗔罵道:“做什麼這樣突然的嚇人……”
“我不是故意嚇你的,只是見你只顧著想東想西,把劉掌櫃和春山大哥晾在一邊,這才出言提醒你一聲的。”溫以恆領著幾人走進了休息間,淡然裡帶著點嚴肅的語氣,說:“要商談機密的事情也不曉得進裡屋談,如此冒失…讓其他人聽了怎麼辦?。”
蘇春山沒有跟著溫以恆一起進到裡屋,而是說有事情要辦,現行拜別了:“九冬妹妹,我還有一些學堂裡的私事需要處理,先回去了,以後有機會再來。”
“春山!你還沒拿粽子呢!”
柳芸娘從廚房裡走出來,見蘇春山急匆匆離開的背影,趕忙返回廚房裡提著粽子就追了出去。
蘇春山今日來藥膳館一趟,不僅沒有拿到粽子,也沒能吃上午飯,然後還得給蘇九冬跑腿跟蹤那位青衫書生,最後悄然離開。
蘇九冬不由得在心裡對這位老實古板、但又心地善良的豎起了大拇指。
蘇九冬三人進到休息間,繼續剛才的話題。蘇九冬把今天發現商業間諜的事情告訴了溫以恆。溫以恆見多了大場面,對於一個小小細作的打探並不訝異、
“你剛才一提說元宮四和湯我就想起來了,是那家打著我的名頭,掛羊頭賣狗肉、欺騙食客的林生飯館。”想起了在林生飯館的遭遇,蘇九冬氣不打一處來。
這家林生飯館先是蹭著“藥膳熱”的風氣,胡亂推出一碗所謂的‘元宮四和湯’矇騙食客在先,現在又派出商業間諜來永源藥膳館刺探藥膳配方,實在是揣奸把猾,膽大妄為。
“東家您也知道元宮四和湯的事情了……”劉掌櫃愧疚的低頭,說起這件事情,其實他也要負一定的責任。
當初蘇九冬還在衢州未歸,藥膳熱的東風就颳了起來。
搬了新址的林生飯館打算藉著蘇九冬的名頭造勢,推出了一份“元宮四和湯”,據說是蘇九冬給生病的欽差大臣配的藥膳,效果十分好,欽差大臣喝了之後百病全消。
不知情的百姓聽信傳言,紛紛前去林生飯館一探究竟。
蘇九冬在離開岐山縣之前,從來沒有提起過什麼元宮四和湯,劉掌櫃去後廚問了幾位廚娘, 廚娘也說從沒見蘇九冬調配過這個藥膳,也不曾留有什麼藥方子讓她們調配。
所以這個所謂的元宮四和湯純屬無中生有,和蘇九冬一點關係都沒。
劉掌櫃請一些街上的人員放出風聲去,說林生飯館的元宮四和湯是假的,和永源藥膳館的蘇大夫沒有任何關係。
哪知第二天劉掌櫃前來藥膳館開門上班時,卻發現有一群混混圍聚在藥膳館門前,哥哥手持木管刀管,頗為嚇人。
混混們看到前來開門的劉掌櫃,立即一擁而上,把劉掌櫃圍在了中間,凶神惡煞的威脅道,不許劉掌櫃再說什麼元宮四和湯不是蘇九冬配置的這些話,否則往後不僅要來打砸藥膳館,還要去收拾劉掌櫃的家人。
劉掌櫃一開始還據理力爭,不畏混混們的威脅,卻在看到混混手裡屬於他那出嫁女兒常帶在身邊的說怕後屈服了。
為首的混混頭子林九郎拿劉掌櫃的女兒做威脅,說如果劉掌櫃不肯從,就會帶人去作弄他的女兒和剛出世的外孫。
劉掌櫃無奈,為了保證家人的安全和永源藥膳館不被打砸,只得屈服於街頭混混的淫威之下,答應了不再提及元宮四和湯和蘇九冬之間關係的要求。
“竟是這樣?……這一群敗類!先是打著我的名頭行騙百姓,又剽竊我們藥膳館的菜品。光天化日之下,林生飯館還敢做出僱人威脅買兇的事情,難道胡大人不管?他不是號稱是清官嗎?”
“清官也是隻是凡人,不一定能知曉所有事情的。”溫以恆為胡大人辯解道:“胡大人每日勤於案牘公務,年不過四十就白了半頭的銀絲,估計無暇預料到這種事情。那就先由我們自己私下辦。待蒐集好證據後再告上縣衙,讓胡大人主持公道。”火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