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九十章 利析秋毫

把蘇庭安和阿蓉接回家後,蘇九冬和溫以恆關起門來,一起討論蘇庭安失足落水事件中存在的疑點。

“林家人連對著孩子都能下如此狠手,估計是要報復之前咱們對林銀鵬和林九郎二人的懲罰。”溫以恆率先開口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林生飯館的倒閉、林銀鵬的鋃鐺入獄、林九郎的秋後問斬……樁樁件件無一不是累加在林家身上的稻草。

林家不堪承受這樣的接連打擊,自然需要找一個人物來承擔自己的怒火與怨氣,而導致這一連串事件發生的蘇九冬,首當其衝的就成了這個承受林家怒火的物件。

“林家把所有一切都責怪到你身上,自然是想要找機會報復教訓咱們了。”

溫以恆細細盤著思路,“彼時安兒和林曉琳玩得親近,林家正好可以藉此機會引安兒中計,讓我們一步步落入早就佈置好的陷阱裡。”

溫以恆在心下回想林家與法曹韋大人之間的關係牽扯,盤算著險些害死蘇庭安這件事情,究竟是林氏自己瞞著韋大人做的決定,還是其中也有韋大人的授意。

“林家人這麼做,更多的應該是為了林九郎吧,畢竟林銀鵬只是被關在牢裡一陣子,後面還是會放出來。而林九郎則是要待秋後問斬了,想躲過刀口,這可就難了。”

蘇九冬更傾向於是林家人自己的行動,韋大人可能毫不知情。

當初審判林九郎和林銀鵬時,溫以恆好楚律封二人都在場,因此韋大人犯不著為了兩個小舅子,冒著巨大的風險得罪溫以恆、楚律封二人,把自己的前途也給搭進去。

“你遠離朝事,所以可能對我朝有關死刑的定製並不熟悉。其實即便被判決了秋後問斬,想要在行刑前躲過刀口,也存在可以運作的地方。”

溫以恆在蘇九冬面前,毫不掩飾自己對朝廷條令的精通與熟悉。

“被判了秋後問斬,還可以在其中運作、刀口逃生?”

蘇九冬這個現代人只從影視劇裡聽到過“秋後問斬”的臺詞,只以為秋後問斬就是字面上的秋季對犯人進行斬首的事宜,但是對其背後的規則和意義知之甚少。

“咳咳……”溫以恆拿眼神暗示蘇九冬,蘇九冬立刻識趣的把桌上的茶杯遞給溫以恆。

溫以恆好整以暇的喝過潤口茶,給蘇九冬當起了講課先生。

“按照古有的定製,我朝會有‘秋審’和‘朝審’。秋審和朝審就可以算是第一次有可能運作的機會。只要不是被認定為“情實”,一般都能活下去。”

“那豈不就是和現代的死緩差不多?”蘇九冬喃喃自語道。

“這其中內裡想必你也會知曉一些,就是很現實的方法,有銀子有人脈,就可以活動一下會審的官員。而沒錢的犯人和嫌犯家屬,就只能靠運氣了。”

蘇九冬同意的點點頭,在這一點上,現代與古代都存在類似的情況,有人有錢有關係,自然一切好說話,沒錢沒人的就只能乖乖等死了。

“‘靠運氣’又是個什麼說法?難道還能使劊子手的刀不夠快,沒能砍斷脖子,所以幸運的活了下來?”蘇九冬雙手撐著下巴,認真的聆聽溫以恆的表述。

“哈哈哈……你在想什麼呢?刀不夠快,從新再換另一把就行,又怎麼會發生因為刀不夠快砍不死人,而決定不處死犯人的事情呢?”往溫以恆被蘇九冬的天真想法逗笑了。

“在審判時如果不幸被判了‘情實’,還可以憑藉運氣僥倖在皇帝手下逃過一劫。因為秋後問斬的名單需要透過當今聖上的‘勾決’,聖上硃筆一揮,紅墨水一圈,圈到誰,就是誰死。”

溫以恆還在紙上拿筆寫了林九郎的名諱,再在名字周圍演示性質的拿筆畫了一個圓圈,把“林九郎”三個字圈在其中。

“有當今聖上的御筆硃批,人頭落地就是板上釘釘的鐵事。然而聖上貴為天子,自古有好生之德。為了昭顯自己的仁德之心,聖上並不會把需要斬首的人員名單全部畫圈。”

“所以運氣就體現在這裡了,如果能僥倖從聖上的硃筆下逃過一劫,也說得上是前世積德回報到今世了。”

然而當今聖上並沒有過多的側重“仁德”二字,所以每年的的名單一個不落的全部畫上了圓圈,從聖上執政起,在硃批下逃生的人寥寥可數。

“林九郎在岐山縣的所作所為目前都得到了證實,所以如果林家人想要救下林九郎,那是不是運氣大於運作的成分居多?”

林九郎在岐山縣作惡太多,大街上隨便揪出一個路人來都能證明林九郎的惡行。所以林九郎的罪行從實,只能奢望運氣。狗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