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九十三章 面不改色

面對林氏的百般繞圈狡辯,蘇九冬想從話語中抓出漏洞,然而林氏,目前的說辭尚且算是密不透風,蘇九冬內心只能望洋興嘆。

“嚴大人,今天您把妾身叫來縣衙,在沒有進行事先調查與沒有任何能證明情況的直接證據之下,隨意的聽信他人片面讒言,誤認為妾身參與了某些事情之中。”

林氏落落大方的立於堂上,表現出沒有做出任何錯事的一派正氣之感,不矜不伐的反問嚴大人:“…妾身可不可以認為,這算是嚴大人的一時失察呢?”

“雖然沒有直接的證據能證明,夫人您曾私下在天祥茶樓找過閆大夫策劃過這件事,但是也沒有證據能證明夫人您就是無辜的。”

溫以恆對林氏這種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的鎮定狀態很是看好,但是對她的巧言令色也十分不恥。

“沒有任何直接證據就把韋夫人叫來,確是本官的一時失察。但至於韋夫人您有沒有真的參與這件事情中,還有待商榷。”嚴大人認真的解釋道。

嚴大人對當下情況進行了一番審時度勢後,並沒有立即斷定林氏的無辜,而是暫時將她歸結在尚存懷疑的階段。

“嚴大人真的要聽信閆大夫的一面之詞,非要認定妾身策劃了這場坑害人命的陰謀?嚴大人,你是咱們杭州百姓的父母官,判決定斷怎麼可以如此偏頗?”

一直和顏悅色的林氏聽了嚴大人的堅持己見,終於顯露出微微蹙眉的神色

“韋夫人,您說本官不能聽信閆大夫的一面之詞,胡亂認為您是有罪的。但,本官也不能只聽您的一面之詞,就相信您是無辜的。本官只不過是對兩邊的說辭,例行的各有權衡而已。”

目前蘇九冬沒有拿出直接證據,只有閆大夫這一位立場過於明確的人證,繼續任由蘇九冬和林氏雙方再辯論下去,也是浪費口舌與時間。

“今日蘇大夫狀告韋夫人的這件事情暫時休庭,帶往後你們二人誰能提供直接證據了,再擇日升堂審斷。”嚴大人乾脆一拍驚堂木,暫時終止了今日的審判。

蘇九冬也苦於沒有目前沒有找到直接的證人,能證明林氏在五月初一那天在天祥茶樓與閆大夫會面,更沒法證明林氏讓閆大夫故意抓錯藥,坑害蘇庭安。

在言語上一往而不勝的蘇九冬,這次只能暫時認栽,灰心喪氣的隨溫以恆回了永源藥膳館。

“茶樓里人來人往,應該不可能沒有人在當日看到林氏進出天祥茶樓的……”蘇九冬還是對無人在天祥茶樓見過林氏出入而深感疑惑,連回來侍弄配方時也依舊在思索其中的可能性。

“既然沒有食客看到林氏在天祥茶樓出入國,那就只有另一種可能了。”溫以恆搬了一把椅子坐在書桌旁邊,挽袖子為蘇九冬研磨。

“你想出眉目了?什麼可能性?”蘇九冬停下謄寫的筆,注目溫以恆。

溫以恆穩重謹慎,總是能注意到蘇九冬忽略的細節部分,而且思維方式也與身為女子的蘇九冬不同。

在之前發生的事情裡,溫以恆也是幾次三番就點中了關鍵的細節部分,所以蘇九冬十分看重溫以恆的想法。

“天祥茶樓旁邊的書畫坊,你有留意到嗎?”溫以恆奪過蘇九冬手裡的筆,拿筆尖在墨盒上舔飽了墨水,尋了一張空白的紙張,在上面畫起了兩間店鋪的外觀和平面圖。

“在你喬莊探訪天祥茶樓的時候,我也沒有閒著,去茶樓旁邊書畫坊裡查探了一圈。”

蘇九冬去查天祥茶樓,溫以恆還不用蘇九冬的提示,就主動互補的去查了書畫坊,這其中的默契與心有靈犀,不言而喻。

“天祥茶樓和旁邊的禮記書畫坊,兩間鋪子是同一個建築裡分出來的兩部分。”

“書畫坊的東家告訴我,房子裡特意留了一扇連通兩間店鋪的小門,如果在書畫坊裡逛得累了,可以直接透過那扇小門,前往茶樓裡飲茶休憩。”

兩間店鋪的東家關係交好,也因為有這一扇小門的存在,而相互介紹照顧彼此的生意。

“當日沒人看到林氏出入天祥茶樓,而閆大夫確實與林氏在二樓的蘭花雅間見面了,那麼說明林氏不是從天祥茶樓正門進入二樓,而是從旁邊的書畫坊裡的那扇小門過來的,這樣就可以避開茶樓裡其他食客的視線了。”

溫以恆在紙上畫出了那扇聯通兩間店鋪的小門位置,在建築的二層走道之間。三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