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鐸帝話音一落,宴席上又響起了竊竊私語之聲。
自戰國起,古代一直奉行重農抑商的政策。歷代封建王朝強調農業為“立國之本”,因而把商賈一行當成“末業”加以抑制。
官宦世家的婦人與小姐們皆看不起士農工商中的商人賤業,剛剛對蘇九冬稍稍改觀的想法又恢復了最初對蘇九冬的厭惡不屑之感。
再加之天鐸帝特意提到了蘇九冬恢復了將軍府小姐是身份,即已經是官員家屬。
為了防止官商勾結,古代律法明文規定,不允許官員及其配偶子女不得經商。
蘇九冬預料到如果自己一不小心回答得不好,可能會連累到蘇風瀾,便在腦子裡颳起了頭腦風暴,緩了一陣子才慢慢回答道:
“小女對經營一事並不熟悉,原先開那永源藥膳館時只出了錢財之力,只是佔了東家的名頭,營生一事全權交由掌櫃打理。因此回京前已經將藥膳館賣給當時的掌櫃了。”
皇后冷冷的開口說道:“原來如此…本宮看你對醫術與藥膳如此在行,畢竟你們行醫之人都會技癢,還以為你會也在京城裡開一家藥膳館呢…”
蘇九冬漫聲道:“董仲舒對漢武帝說,故受祿之家食祿而已,不與民爭業,然後利可均布而民可家足。此上天之理,而亦太古之道,天子之所宜法以為制,大夫之所當循以為行也。”
“小女已知悉皇家官員不得與民爭利,否則就是腐敗之跡象,不合天理,亦不合太古之道,所以並沒有再開藥膳館的意願了。”
蘇九冬說完偷偷朝溫以恆瞄了一眼,見溫以恆點頭,悄悄衝她豎起了大拇哥,蘇九冬才得以深撥出一口氣。暗暗嘆息天鐸帝喜怒無常,伴君如伴虎,自己刻刻當心才能逃過一劫。
蘇九冬的回答尚且令天鐸帝滿意,晚宴繼續進行,眾人的注意力又回到了美食上。
一場壽誕晚宴吃得驚心動魄,蘇九冬沒能吃到多少美味佳餚,反而吃了一肚子驚嚇與緊張。
不過好在筵席已散,蘇九冬與溫以恆隔著人群遠遠目送告別後,終於得以回去好好休息。
只是經過了這次壽誕之後,私底下遞信給邵月梅說要約見蘇九冬的貴婦信件卻多了起來。
邵月梅私下偷偷拆看過信件,全部都是向蘇九冬求醫問藥的內容。
丫鬟倩月看到邵月梅將拆看過的信件重新摺好,隨手仍在書桌上,便問道:“月梅姨,這些信件又是那些貴婦人遞過來,要找九冬小姐治病的?”
“可不是麼…九冬小姐在聖上的五十壽誕上治好了鳳芊芊的怪病,出了風頭,所以才會有這麼多官家貴婦得知她的確醫術精湛,所以紛紛遞信過來,想找她幫忙治病。”
“那這些信件要給九冬小姐送過去嗎?”倩月在官宦之家為僕許久,知曉閨閣女子不宜過多拋頭露面。如今蘇九冬收到信件甚多,如果全部都應約外出診治,豈非失了身份與顏面。
“送,當然要送!九冬小姐外出時間越長,我與將軍相處的時間才能多一些…你沒看自從她來到將軍府之後,整日霸著將軍,更不喜將軍與我過多相處,現在將軍都少來我這兒了。”
邵月梅把所有拆看過的信件全部集合起來放在倩月手邊,囑咐道:“你快把這些信件重新封裝好,然後立馬送到九冬小姐那兒去,最好說些話刺激她,勸她把這些邀約全部都接了。”
這一堆邀約信件裡,最貴重、身份最尊貴的便是開國候夫人遞來的邀請函。
倩月把開國候與蘇風瀾交情有多深、曾在朝中多次助力蘇風瀾的事實告知蘇九冬後,蘇九冬哪怕心裡再不願意接,也還是最先同意了開國候夫人的邀約。
重開藥膳館的事情一直在蘇九冬心頭縈繞,加之柳芸娘逝世前也叮囑過希望看到藥膳館能重開,所以蘇九冬一直打算等繁雜諸事結束後,便開始著手藥膳館的重開事宜。
可天鐸帝的五十生辰壽誕,成了阻攔藥膳館重開的第一道檻。
第二道檻,便是眼前這些多到數不清的邀約信函。
倩月看出蘇九冬的面色糾結,還惺惺作態的說道:“其實,九冬小姐您可以在這些信函裡隨便挑八九個身份尊貴的應約就可以了,其他的可以找理會回絕了,不必全部都應約的。”
“八九個?”蘇九冬面露苦澀:“我只治一個都嫌累。如果這些邀約是邀請賞花、鬥茶之類的我便可以拒絕不去。可偏偏都是治病救人的邀約,我身為醫者,如何能推拒呢…誒…”3a閱讀網
倩月將開國候夫人的邀請函推到蘇九冬眼前,“善意”的推薦道:“既然九冬小姐認為這些救命邀約不可推拒,那不妨從開國候夫人開始。畢竟咱們將軍與開國候的交情,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