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軍若不‘主動’落入圈套,則本相的計劃就無法實施最後一步。”達蘭臺一邊收拾文房四寶一邊說道:“所以我們才需要這藏頭詩來做藥引子,刺激蘇風瀾揮兵攻城。”
當晚,達蘭臺派出去的探子回報,蘇風瀾果然在軍營裡集結了隊伍,似乎即將稱行軍朝鹽馱河以北方向——達蘭臺與阿古拉紮營的地方進發。
阿古拉驚喜的問:“蘇風瀾竟真的來了?”
探子鄭重其事的點頭確定的回答道:“千真萬確!胤軍營地裡不見溫以恆出面,只有那蘇風瀾在獨自點兵呢!”
達蘭臺已經成功預料到了蘇風瀾再次抑制不住體內的爆脾氣,果真開始點兵,要領兵朝他們蘇金人的營地打過來。
阿古拉暗笑道:“敢問相國,您是如何篤定那蘇風瀾在看到藏頭詩後一定會動怒的?”
蘇風瀾能當上定武上將軍,都是靠殺敵積累軍功上來的,所以竟是領兵在邊境與大胤朝周邊的小國弱國開戰,周邊國家自然對蘇風瀾久聞大名,也對他的性格略有耳聞。
“據說蘇風瀾雖然上陣殺敵勇猛,但其實卻是一位儒將,平日裡都是以溫和的面目示人,與戰場上浴血奮勇的狀態十分不同。”
達蘭臺哈哈一笑,對阿古拉問道:“既然你知曉蘇風瀾以前是儒將,那肯定也知道他的年歲吧。”
“那蘇風瀾今年已是四十近五的年紀了。”阿古拉認真回答道。
達蘭臺再笑:“好!那請問阿古拉將軍,你是否知曉本相的年紀?”
阿古拉微微一愣,停頓了幾秒才回答道:“末將僅僅知道相國已是天命之年,尚不知曉相國的確切歲數。”
“本相已五十有七…”達蘭臺收起笑容,認真給阿古拉分析道:“蘇風瀾與本相有一個共同點,我們都已經是老年人,都明白老人內心裡的固執。”
在古代醫術發展得不太盡人意的局面,凡是能活過五十歲都算是半隻腳跨入了老年人行列的。
“你問本相為何能知曉蘇風瀾在看到藏頭詩後,一定會生氣,那是因為本相已經設身處地的想過了。”達蘭臺沉聲道:“皆因老夫與蘇風瀾同是老人,所以也最瞭解老人的心態。”
“蘇風瀾年輕時確實是風度翩翩的白衣儒將,千軍萬馬皆在他的指揮之下,也是頗受將士們愛戴的領軍人物。”
“可他現在上了年紀,看到身邊的將領大多聽從溫以恆的命令,對他也沒了早前的崇拜,心裡難免開始變得容易上火與固執…人大多是越老越重視面子、固執己見。”
阿古拉繼續問道:“可即便只是從老人的心態進行揣測,其中還有許多變數,也並不一定能肯定蘇風瀾一定會上鉤吧…”
“除此之外,還有另一個重要的原因。”達蘭臺嘴角勾起了不屑的輕笑:“之前蘇風瀾在手下將領集體想要撤軍回西受降城時,他一意孤行要前進攻城,本就惹了許多人不滿。”
“現在雙方對峙的情況也是僵持的局面,蘇風瀾騎虎難下,為了不駁自己的顏面,肯定只能繼續行軍深入,所以本相才能料定他一定會受到刺激再出兵攻城。”
“原始如此。”阿古拉不由得感嘆道:“僅思考一個計劃竟需考慮百般因素與實際情況,若其中一個環節出錯或不盡人意,都有失敗的可能…想要趕走大胤朝的人,實在是太難了。”
達蘭臺早已胸有成竹:“正是因為大胤朝人很難被我們趕走,所以這一次我們不趕走他們,反而要將他們吸引過來,在城中將其一舉殲滅,以絕後患。”
解釋清楚了原委,達蘭臺開始向阿古拉吩咐計劃的佈局:
“探子來報說,蘇風瀾已經開始在胤軍營地裡點兵點將,想必不久將會趕到我們營寨附近。因此這一次,我們的戲份要做得更足。”
“如何才能做得更足?”
達蘭臺把目光盯向了臨時紮營地裡平日對方雜物雜草的地方:“生火尚需加油添火,想要把洗做足,當然需要一把火來燒足了。”
“阿古拉,你立刻糾結士兵集合,著瞭望兵仔細盯哨,若看到有胤軍趕來的跡象,便從那雜物處開始放火,然後帶著士兵與糧草一起往卓特城的方向跑,藏在預先設定好的地方。”16讀書
“什麼?真要放火燒了營寨?”阿古拉沒想到達蘭臺竟然要走那麼狠的一步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