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六十章 傾城之力

蘇九冬聽完了溫以恆的所謂三個“以”字策略,不由得莞爾一笑:“我當你是要模仿之前為衢州水患那般找富戶籌款賑災、然後再開一間醫坊,沒想到這次又有了新的法子。”

溫以恆淡然道:“一棵樹不會被連續雷擊兩次。直接套用在衢州的情況籌款賑災開醫坊,對此次的旱情效用不大,還是得因地制宜,所以治災解方必須得跟著變通。”

“而且此次旱情正當時,與之前是在水災後再行籌款不同,必讀得儘早解決旱情賑災問題,不能過多耽擱,所以此次要撬開那些官員與富戶的錢袋子,我也只打算在五日之內完成。”

“僅僅五日?你確定能在這麼短的時間讓他們吐出銀子來?”蘇九冬帶有玩笑意味的半信半疑道。

“是的!我溫以恆說五日,那就是實打實的五日,多一日少一日都不算。”溫以恆乾脆張開手掌五指沖天面向蘇九冬。

蘇九冬看著溫以恆以手比劃的巴掌“五”字,雙目裡洩露的情緒也滿是對此計劃的志在必,不由得附和的點頭,全憑溫以恆的計劃而動。

隔日,溫以恆在西受降城的城東高臺上接受官員的朝拜,那是為了感激此前他領兵北征、震懾蘇金國、救回了原先一批被蘇金國俘虜作為人質的大胤朝西受降城百姓。

此間功績實在宏偉,所以除了有官員到場外,還有西受降城的民眾自發前來向溫以恆慶賀。

正午時分,都護使石一清按照禮制,帶領一眾官員向溫以恆舉行朝拜之禮。

溫以恆望著眼前在臺下跪拜的百姓裡有不少衣衫襤褸、深受此次旱情之苦的模樣,再看看高臺上左右兩邊穿戴整齊、面有溫飽血色、絲毫不受旱情影響的一眾官員,只覺得內心沉重。

蘇九冬瞧出溫以恆漸漸顯露的不悅之色,不由得衝他努了努嘴,溫以恆立刻心領神會的收起自己的情緒,開口請眾人起身。

“溫相此次不僅收服蘇金國、帶回了我西受降城的俘虜民眾,更使得邊境免受敵軍騷亂,功利皆在當代,實在是明智之舉!”石一清帶領官員們齊聲誇了一句才敢堪堪起身。

溫以恆不動聲色的回應道:“此次北征蘇金,也全賴有西受降城在後方持續的支撐。若是失去了你們的援助,我們便是孤立無援之勢,想一舉攻佔蘇金國恐怕也是天方夜譚罷。”

“所以此次城中旱情陡發,便更加離不開你我的出力援助了。”

溫以恆抬手招來石一清,命他當眾宣讀了一份“請捐書”。

溫以恆命令由石一清起草的這份請捐書,內容無非是先將西受降城發生旱情,莊稼枯死,米價騰貴,許多百姓流離失所的情況簡略敘述,最重頭的是後面號召官員與城中富戶請捐。

溫以恆將目光投向高臺上的官員:“此次僅靠官府中的存銀與存糧賑災救濟,無異於杯水車薪。所謂眾人拾柴火焰高,若你我官者皆響應捐款參與其中,則也是一番救人的功績了。”

有那頭鐵又愚蠢的官員偏要開口頂溫以恆一句:“城中有旱災,溫相您說僅靠官府中的存銀與存糧是杯水車薪,則下官們亦是兩袖清風,捐出的數額只怕也是杯水車薪。”

有其他官員附和道:“對呀對呀,咱們這些遠在邊疆為官的,俸祿也不高,平日裡過的也是堪堪溫飽的水平。旱情發生後更是過著勒緊褲腰帶的日子,實在捐不出多少銀兩了。”

關內道長史胡不識走出官員的佇列,向溫以恆作揖行禮,當著眾人面高聲道:“當前應是寄希望於京城方面,只待朝堂撥款賑災,便可緩解眼前旱情的燃眉之急。”

相對溫以恆號召官員捐款的建議無人響應不同,胡不識提出的等待朝廷撥款的建議,立刻得到除了石一清以外其他大多數官員的認同。

溫以恆對今日自己親自出面號召官員們及富戶捐款、結果卻無多少人響應的情況並不意外,甚至壓抑住內心不滿的情緒,維持著表面的穩若泰山。

面對胡不識的所謂等待朝廷撥款的提議,石一清立刻表達了自己的不滿:“胡不識,你身為下州長史,也不是不知道本官早已向朝廷發函請求援助一事。”

石一清這是在提示並暗示、胡不識也知曉旱情被太子云慕林壓下不讓上報一事,隨後對胡不識質問道。

“旱情緊急不等人,如果真要等朝廷的撥款賑災,恐怕也是小半月後的事了。我們為官者只想等朝廷的賑災而不積極救援、不作為,豈不是會讓百信心寒、讓聖上失望?”

胡不識一攤手,使了個無賴招數:“石大人,並不是下官們不肯作為,而是許多官員都與下官的情況相似,家中確實銀錢不多,即便想慷慨解囊也有心無力呀…”三月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