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九十章 妙解詩眼

只見秦掌櫃下意識的望了溫以恆一眼,才訕笑著回答道:

“俊俏男子亦可讀書習字,所以能來我布衣館以文會友也不見怪……況且,觀二位客官的神態氣度,應該也是飽讀詩書之人,是否也是要參加明日的鬥詩會?”

其實秦掌櫃眼睛尖,經營布衣館許多年,早已練就一雙火眼金睛,自打蘇九冬踏入布衣館起,他就看出蘇九冬是女扮男裝,而身旁的男子俊朗偉岸,氣度不凡,想來應該一對璧人。

但凡女扮男裝都有原因,自然不願意讓人看透戳穿,是以秦掌櫃也沒有將事情說破。

蘇九冬這才意識到自己聽到,能寫得一手字、作得一首好詩的人,竟是位比俶州境內所有男子還俊秀的帥哥後,才有此失態的一問……她本來還以為會是某位高深莫測的白鬍子先生。

溫以恆便替蘇九冬回答道:“我二人亦是進京途中路過此地,聽聞近期有鬥詩盛會,所以便想來觀戰一番,若能有機會參與其中,那便是萬分有幸了。”

秦掌櫃不乏遺憾的回答道:“那你們今日還是來得晚了,昨日預告的詩眼是‘長風’,所以今天的鬥詩會舉辦時間在早上,可惜二位客官錯過了……”

蘇九冬對秦掌櫃執手行禮,虛心請教:“敢問掌櫃,今日鬥詩會預告的詩眼什麼?”

秦掌櫃雙手揹負在身後,緩緩道:“今日預告的詩眼非常好解,正是‘移舟’二字。”

說完,秦掌櫃便盯向蘇九冬與溫以恆,想看看這兩位要參加鬥詩會的人如何解詩眼,試探他們是否有實力參加明日的鬥詩會。

鬥詩會並非每個人都能參與,其詩眼猶如“邀請函”一般,能解得出詩眼的人,將自己的所解詩眼的詩句寫在紙上,在入場時將紙張交給布衣館掌櫃,才可獲得參加鬥詩會的資格。

每場鬥詩會結束前,由官差宣佈詩眼,倒數第二日的詩眼則由長史出面宣佈。

詩眼通常以兩個字的詞語居多,偶爾會出現三、四字的情況。詩眼既為預告明日鬥詩會的時間段,也可以藉此觀察參加鬥詩會的人會如何解詩眼,不求解得對,但求解得好。

所以“解詩眼”,亦是最後一日評選出此番鬥詩會上鬥詩解詩的評判標準之一。

當秦掌櫃嘴裡蹦出“移舟”二字時,蘇九冬腦子裡,便下意識的冒出了在語文課本上出現過的、唐代詩人孟浩然的代表作之一《宿建德/江》。

“移舟…移舟泊煙渚,日暮百客愁新。”

並非蘇九冬文思泉湧,全因課本上這首需要背誦,而且五言絕句朗朗上口,也難怪時隔多年,蘇九冬仍能記得分毫不差,脫口而出。

“詩星孟浩然的詩句質韻樸素,但獨有其韻味,鉛華天成,確實有其特色……公子能選得此詩來解詩眼,能力不差,想來明日定能參加鬥詩會了。”

秦掌櫃對蘇九冬露出了讚賞欣慰的眼神,轉而又向目光投向旁邊的溫以恆:“這位公子,您是否也要嘗試解一解詩眼呢?”

溫以恆微微一笑,從容不迫的開口:“今日預告的詩眼是‘移舟’,想必明日的鬥詩會舉辦時間就在晚上,恆認為有一詩可解,即為王昌齡的《太湖秋夕》可解。”

“月明移舟去,夜靜魂夢歸。”

秦掌櫃並不著急評論,反而問溫以恆:“敢問公子,為何會想到以此詩做解?”

溫以恆臉上仍掛著明耀照人的笑容:“理由很簡單,皆因此地舉辦鬥詩會,全為紀念我大胤朝百年前、前往北狄進行和親的妙嶸郡主。”

“妙嶸郡主乃我大胤朝宗室女,不遠萬里奔赴北疆,與北狄異族和親,以至大胤朝與北狄部落自此結為秦晉之好。”

“在往後的七十年裡,大胤朝與北狄邊塞得到暫時平定,直到如今聖上登基之時。”

“而王昌齡作為著名的邊塞詩人,在後代以邊塞詩稱世,天才有志向,妙句流傳廣。”

溫以恆再一指院子裡門廳懸掛的五展燈籠:“王昌齡其詩有古肅嚴樸之的五言絕句,七絕更是大有風采,所以恆便選了這首《太湖秋夕》做解。”

蘇九冬順著溫以恆所指方向看去,見門廳上懸掛的五個燈籠上都寫著“七”,不由得想到溫以恆所解的五言絕句與七言絕句,才恍然大悟,喃喃道|:

“古詩大多以五絕、七絕作為體裁,阿恆能如此觀察入微,在解詩眼的時候同時解了燈籠裡的門道……我的水平還是與他差得太遠。”

秦掌櫃並沒有注意蘇九冬的自言自語,一雙眼睛直勾勾盯著溫以恆,待聽完溫以恆的回答,才流露出非常讚賞的目光,對溫以恆執手行禮,表示尊敬。

“公子觀察入微,聰慧過人,你所說的這首詩詞,正是長史選中‘移舟’作為詩眼的出處……看來公子明日亦可參加明日的鬥詩會了。”唯一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