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天鐸帝發怒之際,內間進了羽林衛要將李高煜拖走,靜臥在床的雲慕林捂著心口一聲驚呼,直直昏迷躺倒,不省人事。
“慕林!”傅問萍急切的撲在雲慕林身上,聲淚俱下,天鐸帝也抬手揮退了羽林衛,來到床前檢視。
內間頓時又亂做一團,宮僕們忙前忙後的準備熱水熱毛巾,甚至險些有人相撞倒地。
然而冷靜的蘇九冬此時已經看清了雲慕林的意圖。
想來溫以恆確實在辱罵信裡寫了不少指正雲慕林的醜事,故意一次要挾雲慕林,所以雲慕林才三番兩次的以嘔血、昏迷的“突發事件”故意打斷天鐸帝要看辱罵信的行為。
如今眼見李高煜即將被帶去宗正寺審理,深知年輕的李高煜肯定挨不過宗正寺那群人審訊,甚至有有可能將事情全盤托出,雲慕林才不得不出此下策,故意裝暈轉移眾人的注意力。
撞暈的手段雖然算不得高明,但於當下的情形,確實有用,至少大部人都信了雲慕林是真暈。
天鐸帝語帶微微不滿、又懷著對雲慕林的擔憂,對曲太醫問道:“曲太醫,方才你診脈為太子如此之久,目前可有結果了,太子的身體究竟如何,是否很嚴重?”
天鐸帝提出的疑問,再結合目前的情況,讓曲太醫一時難以直接回答。
方才曲太醫為雲慕林診脈時,雲慕林的脈象平和,全然不似表現出來的那麼嚴重,更不會如雲慕林做出的心口疼痛狀,所以曲太醫才會漫長而認真的診脈,確認自己有沒有診錯。
如今雲慕林陷入昏厥,然而曲太醫診脈的結果還是同剛才一樣,脈象平和穩健,並無不妥之處。
雲慕林這樣平穩的脈象,與幾日前曲太醫為雲慕林診出的心悸脈象有所不同,可見是蘇九冬為雲慕林開出的藥方起效,使得雲慕林的病情有所好轉了。
明明病情已經好轉,然而云慕林依舊做出這番纏綿病榻的情況,饒是曲太醫不知內情,也知道其中的原因不是他可以深究的。
曲太醫清楚的知道,如果他直接將“太子無事”的結果說出了,便會惹怒雲慕林,將領雲慕林若是登基為帝,恐怕不僅他這太醫院右院判的位子會不保,連項上的人頭也不保了。
蘇九冬看出曲太醫的窘境,當即上前為曲太醫解圍。
“曲太醫年事已高,再加上今夜在正堂以及武德殿前院‘罰站’,可謂是忙碌了一個晚上,人也倦了,聖上若信得過臣女,不妨就讓臣女來為太子殿下診脈吧。”
其實蘇九冬為曲太醫解圍,也是帶了自己的私心,雲慕林故意把病情全部歸於蘇九冬開出的藥方有錯,蘇九冬自然也要予以反擊。
以眼還眼,以牙還牙,蘇九冬毫不忌諱的表示,就是如此“記仇”的小人。
皇后傅問萍微訝的瞥向蘇九冬,想來清澈犀利的眼眸裡滿是不虞:“聖上,臣妾認為還是應該由曲太醫為太子診斷的好。他經驗豐富老到,想來應該比蘇家小姐更為穩妥一些。”
天鐸帝目光在蘇九冬與曲太醫二人之間來回徘徊打量,最後做出決定:“倒不妨讓九冬兒與曲太醫二人一同為太子診治,看看他們最後診斷出來的結果及開出的藥方是否一致。”
“最後若是大體一致,則說明二人醫術相當;若是雙方略有偏差,則稍差的一方就需要多加努力了……”天鐸帝特意將這句話說得輕鬆隨意,但是其後果並不他的語氣一般輕鬆。
如果最後雙方的結果相當,其結果對蘇九冬而言卻是好的,可以側面說明她的醫術已經可以達到與太醫院右院判旗鼓相當的水平。
如果最後相比的結果是蘇九冬遜色於曲太醫,她也不會惹眼遭禍,因為在眾人心中,任誰也不會認為蘇九冬一個年輕後生,最終會比得過積累了半生經驗的曲太醫。
但是這樣的結果卻與曲太醫的處境截然相反。
如果最後曲太醫贏過蘇九冬,會被認為勝之不武,畢竟他是實打實的太醫院右院判,贏一個學醫僅僅兩邊的年輕後生,自然是理所當然的。
然而最後若遜色於蘇九冬、或與蘇九冬打個平手,則會在眾人眼中落個“行醫半輩子最好醫術卻不如年輕後生”的結果。
雖然這樣的結果並不會使得曲太醫遭災惹禍,但是身為太醫院右院判的名譽卻受到了損失……項權相較,未免得不償失了。52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