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你姐姐已經喬裝混進了胡宅,當務之急,自然是先在胡宅裡找到你的姐姐。”蘇九冬將四名暗衛全部叫進來,對他們下達命令,請他們暗中在胡宅找翠絮。
蘇九冬囑咐道:“翠絮已經改頭換面後,我知道你們要在眾位家僕中將她辨認出來十分不易,所以希望你們四人能全部都去找,早一天找到她,我們也能早一點完事,趕往歷佑縣。”
其中一位暗衛小隊長郭令南提出異議:“大小姐,這個辦法似乎不妥,公子命卑職四人護大小姐您周全,寸步不離。”
“卑職等若為了此事貿然離開大小姐,大小姐若發生不測,便是卑職的失職,將來也無臉面向公子交待……卑職認為只派三人前往胡宅即可,必須要留有一人護衛大小姐的安危。”
郭令南年齡很小,不過為十八歲的舞象之年,正是學習御射的年紀,正是因為郭令南膽識過人、身形輕巧、御射技術實力過硬,才會被丁旭銘收入暗衛隊伍中,一起為溫以恆效力。
正是因為年紀輕,所謂初生牛犢不怕虎,郭令南才敢站出來對蘇九冬的命令提出異議、更提出了自己的見解與建議。
蘇九冬看著眼前眉目飛揚的郭令南,目露讚賞的點點頭:“也好,就按你說的做吧。”
蘇九冬與如墨找了客棧住下,目前暗衛們則依託著如墨對翠絮外貌身形的口頭描述,盡心盡力的開始了辨認翠絮的工作。
來到咸陽城的第三日,蘇九冬一整天都悶在客房裡埋頭作畫,避不見人。
郭令南告知如墨,為了保證安全,不建議讓蘇九冬的飲水與吃食被陌生人經手,所以如墨親自去客棧的後廚裡為蘇九冬準備茶水與吃食,送到了房間。
經過了翠絮的事情後,往常性格活潑的如墨變得沉穩許多。在關上房門後,將餐盤放在圓桌上,才對在內間作畫的蘇九冬溫聲說道:
“小姐可停筆別畫了,先過來吃晚飯吧……今日還沒見您動過筷子吃過東西,小心別餓壞了肚子。”
蘇九冬手上動作不停,嘴裡匆匆應道:“快了快了。”
時間很快就從傍晚來到了戌時中,蘇九冬依舊在內間作畫沒挪動過腳步,晚飯自然沒有動過一口。
如墨一開始還擔心會打擾蘇九冬作畫,也不敢前去內間,後來見晚飯實在涼透了,拿去後廚溫過一遍後,便來到內間催促蘇九冬:
“原來小姐您的快了就等於將近一個時辰的意思嗎?小姐可停筆了,先吃晚飯吧,您不肯按時用飯,叫溫相知道了可得罵奴婢沒照顧好您。”
“好了好了,這就來。”蘇九冬落下最後一筆,對著紙張上憑著記憶畫出的翠絮畫像十分滿意。
“呀!這不是姐姐嗎?”如墨一進內間就看到了掉落在地的其他畫像,全都是蘇九冬今日畫的翠絮畫像。
目前蘇九冬唯對手裡畫的最後一張最為滿意,將紙張轉過來展示給如墨看:“你看如何?是不是這張最像?”
如墨驚喜的結接過蘇九冬手裡的畫像,見畫像上所繪人物栩栩如生,嘴上便忍不住誇讚不停:“這張不僅畫出了姐姐的外貌與個頭身材,連神韻都畫出來了!大小姐真厲害!”
得到如墨的認同,蘇九冬也露出了滿意的笑容:“我畫的是你姐姐,你與她最熟悉,你說像那就是真的像了……快將這畫像給郭令南他們送去,他們找人少不了這個作為參考。”
負責辨認工作的暗衛們都沒見過翠絮本人,只能僅憑如墨的口頭描述尋人,如今有蘇九冬提供了翠絮畫像,尋人工作也稍稍輕鬆些許。
郭令南留下一人護衛蘇九冬的安危,領著另外兩名暗衛默默對胡宅裡的三十名家僕進行逐一觀察,試圖從中辨認出改頭換面後的翠絮。
與此同時,溫以恆的隊伍也終於趕路來到了歷佑縣,受到了歷佑縣縣令伍大人的迎接,停在了縣城口附近。
武安君武安君祠就在縣城口的東面不遠處聳立著,雖然建築已然殘破並顯出頹勢,但依稀可見當年興建時的規模。
“這武安君祠修建在縣城口,應是為了鎮縣守護之用吧?”溫以恆下了馬車,遠遠望著武安君祠,依稀可見有工人在武安君祠前忙活著。
伍大人跟在溫以恆身後,回答道:“溫相說得正是,當年太宗皇帝下令修建武安君祠,既是為了紀念武安君的神威,也是願武安君能繼續守護鄉鄰。”
溫以恆點點頭,緩緩問伍大人:“太子日前來到貴縣進行武安君祠的修繕工作,情況進展如何?”
伍大人聽溫以恆直接提起雲慕林,不由得面色一滯,隨後強顏歡笑道:“全賴太子殿下領導有方,一切都進展順利。”
然而實際情況並沒有伍大人所說的那麼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