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九冬本來沒有預料天鐸帝會問這個問題,唯有細細思索過後才認真回答道。
“暫且拋開留居天下各州道的異族人,據臣女知曉,在京城裡定居的某些異族貴族人數就多達上百人。”
原先溫以恆與蘇九冬得知了異族人的情況後,蘇九冬便主動向溫以恆以及蘇風瀾這兩位土生土長的京城本地人瞭解情況。
而後也翻閱了不少與異族人留居一事相關的書籍與文獻,因此如今蘇九冬才能對京城異族人的情況掌握得清晰。
天鐸帝解釋道:“這些留居在京城裡的異族貴族人情況,與朕要著手處理的異族人情況有所不同,這些異族貴族人,早先是在自己國家戰敗後投降於我朝。”
“我朝向來有不殺俘虜的制度,而且有這些異族貴族人在京城留居,方顯我大胤朝海納百川的大國之氣。”
蘇九冬心裡明顯對天鐸帝的這個說法並不認同,但表面還是不動聲色的闡述著事實。
“然而異族貴族人當初來我朝投降時身無分文,最終在京城留居,無鄉可返,他們在京城生活的一切用度,都是由鴻臚寺卿負責出銀子開銷,換言之就是由我朝負責開銷。”
蘇九冬用重聲強調道:“這些在京城的異族貴族人時間,有的已經長達二十餘年,他們不事生產,卻衣食無憂,靠著鴻臚寺及我朝國庫裡支出的銀兩,過上了娶妻生子的悠閒生活。”
“他們不僅參與買賣土地房屋,甚至還有閒錢開設商鋪與錢莊……靠著這些年的積累,那些異族貴族人積累了不少財富,明明自身已經富足,卻每個月繼續朝鴻臚寺伸手要銀子…”
說到此處,蘇九冬的情緒不由得越來越激動,其間既有對這些異族“吸血鬼”的厭惡,也有對大胤朝官員對如此情況視為不見的麻木感到痛恨。
蘇九冬平復好情緒,繼續說道。
“依臣女之見,這些異族貴族人只知吸食揮霍我朝財力,卻無法帶來與財富相匹配的付出,聖上若要彰顯我大胤朝的大國之氣,也要對我朝的付出加以衡量,看最終結果是否值得。”
隨著蘇九冬一針見血的指出異族貴族人當前留居京城的“吸血”情況,天鐸帝也不由得為之一振,甚至稍稍反思是不是自己登基後連年征戰的過失,才導致了當前情況的積累發生。
蘇九冬所說的情況,都是從實際情況瞭解得出的結論,與官員每年給天鐸帝彙報的情況也有所出入。
禮部的官員們為了奏摺寫得好看,從來只說異族貴族人留居在京城,是彰顯大胤朝的大國氣度,從來不提異族貴族人的支出花費,所以天鐸帝對目前的情況才會毫無瞭解。
天鐸帝當即怒不可遏的拍桌子:“這些異族貴族人在京城盤剝的情況如此嚴重,你是從何得知,卻為何朕並不知曉?!”
蘇九冬沒有被天鐸帝的盛怒嚇到,依舊鎮定自若,不慌不忙的回答道:“這些情況,自然是臣女實地瞭解情況後得出的結果,臣女所言,不過是事實而已。”
“聖上身為天子,不能動輒出宮瞭解民情,自然對自己所處的京城情況毫不知悉……可見聖上的雙眼已經被某些別有用心的人給矇蔽了。”
蘇九冬說出這一番話,也不得不讓在場的雲慕遊聽了膽戰心驚,更是對蘇九冬產生了由衷的敬佩之情。
這些話、這些情況,本應該由官員告知天子,而不是不由蘇九冬這與居於閨閣的女子說出。但如今的局面卻是,做事的官員選擇媚上欺上,閨閣女子則勇於站出來揭露實際情況。
“這些異族人吸食我朝財力、而負責的官員竟敢在朕的眼皮子底下欺瞞弄權,官商勾結……”盛怒之後的天鐸帝深深吸一口氣,朝殿外吼道:“來人啊!把禮部尚書叫來!”
劉德豐當即步履匆匆的趕入殿內瞭解情況,蘇九冬也站出來攔下天鐸帝。
“聖上不可……此事的源頭還是那些異族貴族人,禮部的官員不過是協同之罪而已,聖上若真要處理此事,可先行解決異族人的問題,而後再是處理禮部的問題。”
這是其一理由,其二自然是蘇九冬不願打草驚蛇,將停留在榮鑫布莊內隱次歸派來與雲慕林溝通的內奸嚇走。
蘇九冬朝劉德豐一使眼色,劉德豐便緩緩退出殿外,全當沒有聽到任何動靜。
天鐸帝經過剛才的一聲怒吼後,大部分怒氣也得以發洩,此時的情緒也漸漸趨於平靜。
人在衝動之時做的決定,往往是不明智的,而天鐸帝待冷靜之後,也意識到確實不能直接將禮部的官員叫進來聽訓,轉而繼續向蘇九冬尋求建議。uu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