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第一次在岐山縣開辦藥膳館的情況不同,這次有了將軍父親的幫忙與兜底,蘇九冬在京城新開的第二家藥膳館——臨近東市的仁術堂,於宜開市的七月十九日正式開業了。
這個佔地近三百平、擁有三進院子的鋪面,全權交給蘇風瀾找來的王掌櫃負責,蘇九冬依舊作為真正的東家隱於幕後,只打算繼續窩在後廚把關,並不親自出面經營店鋪。
由於蘇九冬在再三強調,不允許暴露幕後東家是將軍府小姐的身份,所以在開業當天,蘇風瀾沒有大操大辦,只比照往常店鋪開業的架勢請了舞龍舞獅來助陣。
不過他們的擔憂僅是徒勞,開業當日,仁術堂並沒有什麼特殊情況。
西南方向的街角,其實也有一夥人對著新開的仁術堂虎視眈眈。
三五成群的小嘍囉,扭頭對身後沉默打量的小頭目詢問道:“三哥,咱們真的不去那間新開的仁術堂裡收保護費?就讓它白白在那兒開著?”
小嘍囉的發問只收到了小頭目三哥的拳頭雨,及一句狠話:“這是蘇將軍派人盤的鋪子,你敢上去手保護費?當心蘇將軍先把你這兔崽子給廢了。”
東市的某些街上地頭蛇,得知這件鋪子是上將軍蘇風瀾派人盤下來的,所以也就不敢前來找麻煩收保護費了。
小頭目三哥再三對小嘍囉強調道:“上頭老大發話了,蘇將軍盤鋪子時特意警告過咱們,以後都不許找仁術堂的麻煩,你們以後路過時都得給我警醒著點,別招了裡面貴人的眼!”
小嘍囉捱了三哥的一拳,委屈道:“可是三哥,這個仁術堂好像也不只有咱們在盯著…您看東南邊街角,哪裡不也有兩輛馬車在盯著仁術堂?看那架勢,似乎是盯梢?”
“哪兒呢?別是其他幫派裡不長眼的小廢物吧?我看看。”三哥順著小嘍囉所指的方向,探頭一看,雙目一怔,回手就給那不識趣的小嘍囉三個大嘴巴子,罵罵咧咧道:
“你個小兔崽子沒長眼看呢?那是蘇將軍的馬車!沒看轎頂正前方還掛著將軍府的牌標呢?以後看這牌標都給老子躲遠點,別上去給咱們惹麻煩。”
東南邊街角,溫以恆正與蘇風瀾隔著馬車窗戶對話著,先說話的是蘇風瀾:“也不知九冬兒犯的什麼念頭,開業當天居然不讓我這當爹的去鋪子裡捧捧場…”
溫以恆淡然一笑,低聲勸慰蘇風瀾道:“九冬想低調,不想暴露真實身份讓人發現官員的子女經商,如果您真進了仁術堂,只怕會引來不少貴人或者官員府裡的家眷僕人們注目。”
開業前,蘇九冬曾嚴格叮囑蘇風瀾與溫以恆,不允許他們在仁術堂開業當日光顧鋪子,因此蘇風瀾和溫以恆不約而同的坐在馬車裡,從遠處街角偷偷觀望仁術堂的情況。
不過由於仁術堂是剛開業的新新藥膳館,也沒有什麼名人噱頭加持,所以駐足觀看的行人並不多,自然也不存在會突生意外的情況。
王掌櫃面上略顯愁色:“東家,您看,街上有許多人經過,卻沒多少人肯進鋪子裡來。哪怕是來問個價的也沒有…開業頭一日就如此冷清。”
“原先我在縣城裡開業的第一天比現在還冷清,往後久了應該會好一些的。”蘇九冬回答地十分淡然坦誠。
蘇九冬確實對於目前仁術堂無客人光顧的窘境,並沒有那麼上火著急。如今在京城再次開藥膳館,蘇九冬的心態已經與第一次開藥膳館時的心態不同了。
蘇九冬回頭看看店鋪正堂裡高掛的“仁術堂”三字,語帶黯然的自言自語道:“可惜阿孃走得早,沒能看到我這新開的藥膳館,誒…”
如今蘇九冬已認祖歸宗,找回了有權有錢的親生父親,不愁吃喝,生活富足。
藥膳館直接被蘇風瀾財大氣粗的盤了下來,不必擔憂高昂的房租費用,也不必急於透過讓藥膳館多賺錢,以此來還溫以恆早先贊助的資金。
所以蘇九冬只純粹抱著賣藥膳館治病的心態,走佛系經營的道路。
因此可以說,在仁術堂初開業的階段,鋪子一沒名氣,二沒生意,三則無人問津。
仁術堂生意冷淡、甚至沒生意的階段,一直持續到了七月底。
七八月是京城的夏雨季節,天氣較潮溼,反而是容易到了冬季容易少雨。
在家中戴著煩悶無趣的蘇九冬從仁術堂的後院來到了廚房,又轉悠到前院看看,鋪子裡依舊沒什麼客人。
在櫃檯後看賬本的王掌櫃,回頭看到蘇九冬便迅速攔住抬腿要走的她,苦惱的彙報: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