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九冬給出的治療方案,同樣讓隨行的錢太醫摸不著頭腦。
但如今蘇九冬已給出了具體的治療方案,也得到了皇貴妃的同意,眼下只需要隨錢太醫回太醫局留下藥方的備註即可。
蘇九冬與錢太醫二人向皇貴妃告退後,錢太醫一等蘇九冬踏出碧霄宮大門,便忙不迭的表達了自己的好奇與疑慮。
“九冬小姐,微臣們往日為皇貴妃娘娘診治時,她除了罹患眼症之外,玉體同往常人一樣康健,並無什麼腳底生出惡瘡的症狀,請問你是如何診查出來的呢?”
如果蘇九冬自己僅僅依靠皇貴妃那幾個躲避雨水的小動作,才預判了皇貴妃會生出惡瘡的言論來搪塞,醫術高超如錢太醫也不會相信這般戲言的。
面對錢太醫的追問,蘇九冬依舊是從容不迫:“除了患有奇怪的眼症之外,皇貴妃的身體確實無大礙,也並不會無緣無故生出惡瘡…但是…”
“但是,這不過是小女個人的治療手段,還請錢太醫莫要打破砂鍋問到底了。”蘇九冬擺明了不欲多談,錢太醫只當蘇九冬是擔心藥方外洩才故意藏著掖著,也停止了追問。
蘇九冬隨錢太醫回到太醫局,按照規矩工工整整寫下了簡單的治療方案,最後交由錢太醫。
“九冬小姐, 勞煩你在此稍候片刻,待老夫與院正及其他太醫對你開出的治療方案進行再商討後,確認了你開出治療方案無毒無副作用、不會傷害皇貴妃的玉體後,你才能離開。”
錢太醫說完便離開了房間,抓著方子與悶著滿肚子的疑問,去找太醫局院正與同僚解惑了。
其他太醫同僚們發出了與錢太醫一樣的疑問:“那位九冬小姐是不是不清楚,她這是在為皇貴妃娘娘醫治?如此簡單草率的治療方案,真的的可行嗎?”
“對呀,明明是讓他去替皇貴妃治療眼症,怎麼現下改成了先治療這突然冒出的惡瘡之病了?記得之前院正為皇貴妃診病,娘娘身體無虞,哪像是會腳底生惡瘡的徵兆?”
有太醫甚至對蘇九冬的醫術提出了質疑:“那位九冬小姐別不是個虛有其表、不懂醫術的混子騙子?居然會開出這般兒戲的治療方案…皇貴妃娘娘那邊怎麼說?她同意了?”
“皇貴妃當然同意了,否則我們怎麼會這麼快就回來了?皇貴妃被她一套又一套唬得一愣一愣的,她說什麼就信什麼,當場就答應了她的治療方案。”
錢太醫將蘇九冬先是讓皇貴妃迎風流淚,而後再提出腳底恐生惡瘡的診療過程,給在座的太醫們詳細描述了一遍。
其他太醫們對蘇九冬的奇怪治療法咋舌,但怎奈皇貴妃已然同意蘇九冬的治療方法,他們也只能照單審批。
因使用生薑片搓腳底心的治療方案,並不存損害人體的情況,所以院正給蘇九冬的治療方案審批很快就批覆下來。
錢太醫拿著蓋在藥方上的太醫局審批字樣迴轉正堂找蘇九冬,細心囑咐道:
“九冬小姐,由於你的治療方案與一般治療不同,並不存在需要抓藥、熬藥的過程,所以也免去了我們將你的藥方交由專人到御藥局拿藥抓藥的步驟,更不用保留藥渣以作備用。”
“多謝錢太醫告知。”蘇九冬結果藥方,對錢太醫行了謝禮,再次表達了自己的言論:“是藥三分毒!有時候不需要用藥治療,反而比下藥猛攻來得好。”
錢太醫對蘇九冬的治病理論不置可否,繼續向蘇九冬說明宮中治病的規矩,淡淡道。
“為皇家診病比之宮外官宦的治療不同。在整個治療期間,九冬小姐記得每隔五日按時入宮一次,為皇貴妃診察玉體,以防意外情況突生,此步驟一直持續至皇貴妃娘娘病好為止。”
“好,多謝錢太醫告知。小女一定幸不辱命,不辜負三皇子所託,治好皇貴妃的眼症。”蘇九冬有模有樣的應答著,暗暗在心裡感嘆古代皇宮與太醫院治病流程之嚴謹。
錢太醫目送蘇九冬出了太醫局,這才算象徵著此次蘇九冬入宮為皇貴妃治療結束,並專心致志的將蘇九冬的診治藥方與藥案錄入專門的報告,在太醫院留檔。
有心看熱鬧的眾人摩拳擦掌,只等十日後看皇貴妃是否會腳底生惡瘡。而診治完畢的蘇九冬沒有對宮裡的情況過多留心,只將注意力放在了蘇庭安的學習上。
一切只因阿蓉向蘇九冬提了醒:“阿孃,安兒最近總在上課時打瞌睡,夫子向外祖父反應過來幾次情況了。”
“但是外祖父說男兒多睡覺可以長身體為由,對此並不在意。阿蓉擔心這樣下去會影響安兒的學習進度,所以才來告訴阿孃的。”
以往在岐山縣與國公府時,蘇庭安並不存在上課犯困打瞌睡的情況,也沒有夫子向蘇九冬提及類似的情況。九九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