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倭人找到了玉器店老闆王有德。讓他私下將異珠售出,再換成大明貨物。
案情很簡單,卻涉及到了封貢使團。
常風做不了主。將此事告知了禮部。
禮部倒也沒有深究倭人。只是派玉樹臨風、口齒伶俐的楊廷和,去把倭使上彬信嚴詞訓斥了一番。
上彬信為了平息明廷的怒火。表示願將海神珠貢給大明皇帝。
其實,海神珠已經扣在錦衣衛手裡了。他就算不上貢,珠子也是大明的。順水推舟而已。
兩日後,常風帶著海神珠和這兩天出售珍寶的賬目來到了乾清宮。
弘治帝看了海神珠,大為驚訝:「真是天物啊。朕自小生活在宮中,但也從未見過如此重寶。」
「這天物,朕不敢享用。既然此物名曰‘海神。就該拿來祭奠真海神。」
「你將此珠帶到南海媽祖廟去,妥善安置。作為鎮廟之寶。」
「重寶都是有靈的。希望海神珠有靈。可以庇佑福建沿海漁民的平安。」
常風磕頭:「皇上敬天愛民,是社稷之福,百姓之福。」
弘治帝又問:「對了,內承運庫的珍寶,賣得怎麼樣了?」
常風連忙呈上賬冊:「兩日內已經售出近一成。得銀兩萬一千兩。」
弘治帝看了賬冊,驚歎道:「賣得這麼快。你和李廣辦事果然幹練。」
「兩萬一千兩?河南黃河改道,淹了兩個縣。這兩個縣的賑災、重建銀有著
落了!」
弘治帝衡量銀子的價值,一向以銀子能為百姓做多少事為尺度。
與後世把幾百萬兩銀子堆在內庫長黑斑的財迷皇帝朱翊鈞相比,弘治帝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弘治帝很高興。一旁伺候的李廣也很高興。
李廣心裡的小算盤打得噼裡啪啦響:「百中有二是我的。兩萬一千兩就是四百二十兩銀子。」
「這才出售了一成珍寶。全賣光,我能拿四千多兩銀子呢!發財了。」
常風離開乾清宮時,李廣跟了上來。
李廣道:「呵,九姑娘辦事好生麻利啊。那個......」
常風知道李廣的意思。他壓低聲音:「九姑娘說,您的那一份,隨時都可以派人去湘西巷取。」
李廣笑道:「好,好!」
常風帶著海神珠回到了錦衣衛。將海神珠先放到了私庫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