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過了一炷香時間,前去探索檢視汾河結冰的那對士卒便回來覆命,只見一個隊主身份計程車卒急匆匆地趕到主帥段韶面前,單膝跪下覆命說:“啟稟大帥,小的們去大堤那邊檢視了,並用鐵鏟掘冰至出水,整個上游一帶河水結冰厚度大約兩尺。“
“你們確定上游厚度真的才兩尺之長嘛?“
隊主聞言抬起頭,斬釘截鐵地說道:“屬下確定大概約為兩尺,屬下父親乃是一名裁縫,從小便幫著父親打理雜物,多少也學到了一點眼力勁,絕不會出錯,願立軍令狀!“
“好,若真如實本帥必定賞你,若不是軍棍伺候.“說完,段韶便揮了揮手讓那名隊主退了下去。
接著,段韶拔劍指向呂梁山上,大聲下命道:“勇士們,向上遊進發,決堤蓄水淹了汾南城,給死去的弟兄報仇!“
“報仇,報仇~“一陣陣士卒響徹天空的吶喊聲,伴隨著堅定的步伐,往呂梁山上前進。
......
到了山腰上游,陸陸續續有不少士兵正在以隊為單位在分工合作,人人身上都綁著繩子,擼起袖子,“砰砰砰”地不斷鏟著冰,嘴裡還吹著各種葷段子。
高洋來到驍果軍面前,看著這支經歷戰火淬鍊過的軍團,參與過汾南攻城之戰後,從眼神和氣勢來看,已無之前雜牌軍的凌亂,一個個眼神堅定,透露出些許狠辣,對生死的決絕。他走到一名隊主旁邊,見到這名隊主正一邊埋頭鏟冰,一邊仔細叮囑著隊裡士兵注意安全,高洋看到隊主頭盔因為幹活有些歪了,便笑了笑說道:“士兵,累不累?”
這名隊主聽到聲音,抬頭看了看高洋,當認出是軍團的統帥之後,隊主趕緊挺直了身子,向高洋敬禮,激動地說道:“啟稟將軍,標下不累,而且幹勁十足。”
“好,這才是我們驍果軍的成員,本將記得你叫劉五?”高洋看著這名隊主黝黑的臉龐,很快認出了這是在玉壁練軍的時候那名叫劉五的隊主。
劉五聽到高洋叫出他的名字,心裡更加激動,沒想到主將還能認出自己,當下又拘束地大聲回應道:“是的,將軍,正是標下,當時將軍還和標下聊過,沒想到將軍還記得標下。”
高洋笑了笑,拍了拍劉五地肩膀,並幫他理了一下頭盔,然後微笑地說:“當然記得,本將對軍團裡每一個勇士都敬重有加,也能夠記得你們中的每一個勇士,這場大戰好好表現,要是能夠立大功,本將給予你一個進入百保玄甲的考核機會。”
劉五聽到有機會進入百保玄甲,心裡更加激動,要知道百保玄甲不僅意味著無上的榮耀,更加意味著獲得不菲的俸祿。最主要的百保玄甲全為驍勇善戰騎術高超的鮮卑人,畢竟漢人騎術比起鮮卑人確實不如,但更重要的是在這個胡人為尊漢人為卑的時代,漢人的地位猶如螻蟻一般,高歡雖然是鮮卑化的漢人,然而對外卻宣稱自己乃鮮卑人,加上起家兵源全是北魏後期造反的六鎮鮮卑人,所以軍中幾乎全為六鎮鮮卑和洛陽鮮卑。要不是看到西魏宇文泰的軍隊胡漢摻雜,關西豪族幾乎全為漢人貴族,且起到舉足輕重的地位,軍事能力也較為強悍,這才開始允許軍中招募一些漢人進入步兵軍團,就這樣還受到六坊鮮卑貴族的牴觸,好在高歡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權威壓制了這一切,才使得東魏時期漢人參軍成為事實,朝廷裡才陸陸續續重用了一些關東和河北漢人貴族,但是比起西魏的關隴集團,東魏漢人的地位還是甚為卑微,朝中高位要職者幾乎全為鮮卑人,這樣下去將會失去漢人的支援,胡漢對立長久下去更是一個嚴重的內耗。
據《北齊書》也記載,高歡曾要求將士“不得欺漢兒,不得犯軍令”。強如高歡這種梟雄人物,都在民族矛盾方面敗下陣來。哪怕他深知屬下鮮卑士兵與漢人之間的矛盾,但是軍中全為鮮卑人,需要這群與他一起起家的六坊鮮卑人來穩固政權,不得不從政治上、經濟上給予六鎮鮮卑很多特殊的照顧,規定他們以打仗為主要職業,不從事生產,衣食供給都仰承於漢族人民,雖然這樣在他生前可以依靠自己的權威壓下矛盾,然而這種偏袒卻不斷加深了矛盾,導致了高歡及其身後的北齊國祚的短暫,最終敗給了由關隴集團構成的北周。
對於從二十一世紀過來人的高洋而言,不會不知道胡漢分歧只會越來越讓東魏以及後續的北齊不斷內耗嚴重,如史書記載,終高氏統治下的東魏、北齊政權,都無法將鮮卑人和漢人的矛盾消除,可見是有多艱鉅,他唯一能做的只能是小步快跑,慢慢加強皇權,加強中央集權,加強自己手中的軍事力量,不斷溫水煮青蛙,一步步推動民族融合大業。
現階段的百保玄甲近衛招入優秀的漢人便是第一步,這也是高洋不打算使用史上這支軍隊為“百保鮮卑”名稱的主要原因,高洋可不認為漢人豪傑不如鮮卑人,殊不知漢唐的漢人軍事力量殺得胡人聞風喪膽,不斷逃遁,比如漢朝的“十三將士歸玉門”、唐朝的一萬安西軍抵抗吐蕃三十多萬大軍整整半個世紀之久,這些經典軍事案例無不說明漢人為軍並不差於胡人。
只聽見劉五大聲地敬禮道:“多謝將軍,標下必不辱命,一定能進入百保玄甲,為將軍效力。”
“哈哈!”高洋哈哈大笑,點點頭道:“好漢子,這才是我驍果軍的軍人,本將等你的好訊息,打完這戰要是立功,本將給你挑選一匹好馬,順便安排人指導你馬上功夫。”
周圍計程車兵聽後神色各異,漢人士卒一臉羨慕和激動,而一些鮮卑人則是保持沉默,顯然還有些不接受漢人進入軍中精銳的思想。高歡朝著驍果軍大聲地喊道:“在驍果軍裡,一切唯才是舉,至於你是來自鮮卑族,還是來自漢族,在本將眼裡,都是生死與共的兄弟,是值得把後背託付的兄弟,切不可因為胡漢觀念導致不信任,那樣最終害的還是我們,畢竟誰都不會把後背交給一個不信任的人,這種互相提防離心離德的軍隊,最終很有可能被敵人一舉擊破,喪失生命,你們願意看到這樣的結果嘛?”
聽了高洋的訓導,驍果軍計程車兵都面露沉思,是啊,誰也不會把後背交給不信任的人,還是一起扛過槍,同吃大鍋飯的弟兄,那樣最終害的還是自己。人心都是自私的,在生死麵前,大家的利益一致,所以這些鮮卑士兵都放下了這種民族矛盾,異口同聲地回答:“不願意,不願意~”
高洋之前還擔心這種矛盾在底層士兵、百姓之中也難以調解,看來只要大家利益一致,這些士卒、百姓才不會管你到底是鮮卑人還是漢人,真正難的是上層鮮卑貴族,雖然數量不多,但是處理不當很容易使得這群鮮卑貴族造反。北魏可不就是前車之鑑,因為孝文帝改革沒有安撫好六鎮鮮卑,最終導致造反顛覆了這個王朝,也給予了高歡上位的機會,所以對於目前的民族矛盾只能溫水煮青蛙,一步步改革,高洋可不想還沒當上皇帝就被人造反推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