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十章 徵糧募捐(一)

唐邕一回來汾南城,段韶本欲安排他繼續率領這三千鐵騎在城外打游擊,畢竟此次遊擊軍的任務不輕,對手乃宇文泰和不少西魏名將,一不小心很容易被西魏軍吞併。

在段韶眼裡,傅伏此人和綦連猛同類人,都是猛將,但是並擅長戰略謀略,擔心他鬥不過宇文泰,而唐邕之才,明敏有才幹,遇事多謀善斷,正好可以彌補傅伏的短處,兩人互相合作,效果會更甚。

然而高洋卻對此毫無在意,他見過傅伏,還相處過一段時間,覺得傅伏此人只是外表看起來粗獷,但是別被他的外表欺騙了,他其實心細得很。

史書上他在北齊前中時期並沒有什麼名氣,那個時候北齊國力和軍力都強於北周,名將如雲,所以傅伏並沒有獲得太大的戰功,反而是在後期北齊國力衰弱,使得他在抵抗北周的過程中青史留名,比如在河陰之戰中和獨孤永業等將領擊退北周十餘萬大軍,而且傅伏忠心耿耿,高官厚祿無法動搖其心志,直到齊後主高緯最後被俘虜才肯投降北周。

對於傅伏在史書的名人軼事,高洋才不會覺得他有勇無謀,還是那種穩紮穩打,性格穩重的將領,只是他為人低調,所以在名將如雲的東魏北齊初期沒有什麼名氣。

後來還是高洋主動去說服了段韶,並願立下軍令狀為傅伏擔保,段韶這才選擇相信高洋的話,收回了成命,將這三千鐵騎交給傅伏率領,讓在城外的傅伏聞之感動,朝著城**手鞠躬敬禮表示致謝,當然這些都是唐邕入城後和高洋講述的。

高洋最開始想出從城中的地主富商中徵集糧草,並打算以官職分化這兩個階層,且還能夠引得眾人互為防備,一舉多得。

當他把這個想法講述給段韶和唐邕,兩人便不由自主地思索起來,唐邕順著高洋的思路補充道:“二公子,以官職告白之身引誘分化城中地主富商階層,確實是個好計,末將認為還可以再加把火,若是再從那群人後代思量,比如選拔一定的名額進入太學學習。”

高洋聽後不由點點頭,唐邕的建議使得此計更加完美,畢竟無論西魏,還是東魏,目前的選官制度主要還是以舉薦為主,後來北齊建立起來後,才慢慢地更偏向於考試,也就是舉薦過來的才子必須要經過考試才可授予官職,那樣進入太學對其子弟將來出入為官有很大的幫助,不由得他們不會不心動。

而且即使進入了太學,也得有真實才學,因為若有機會高洋將對東魏北齊的選官制度進行改革,也就是科舉制,不過影響甚大,須得步步為營,溫水煮青蛙才行,這事情急不得。

段韶見兩人你一言我一語地聊著這個計劃,過了好久才完畢,他對於政治外交併不擅長,於是乾脆直接交給高洋和唐邕兩人去落實執行。

唐邕辦事效率很高,而且懂得察言觀色,高智商高情商,很快便調查清楚城內那幫人的家族勢力,目前而言汾南城主要以趙李孫三家族為主,但是彼此之間並不和睦,此次因為外敵當前才團結起來,若是平常必定互相拆臺。

聽到這裡,高洋不由笑了笑:“外鬥外行,內鬥內行,如此便好辦了,哈哈,道和中午和我一起赴宴會會”

......

兩人騎著戰馬,率領著一百百保玄甲,心平氣和地來到酒樓,百保玄甲身穿明光鎧,腰間佩戴著環首刀,手持馬槊,靜靜地整齊列陣在酒樓,呈現出一片肅殺之氣,也震懾住了這群地頭蛇,甚至有些膽小者額頭上已然滲出冷汗。

高洋滿意地看著這一幕,接著“哈哈”一笑,走進大廳,對著眾人笑道:“各位今天給予高某和唐將軍薄面,參與本次宴席,為建設汾南城地美好明天共商大計,在此感激不盡。”

說完,他示意性地向眾人拱手,旁邊的唐邕也笑容可掬地對著眾人示好性地問好......

汾南城的地主富商卻不敢託大,趕緊紛紛回禮,互相問好,一位白髮老者拍了拍兩人的馬屁:“高將軍,唐將軍可謂是當今英年豪傑,趙某見過不少貴族,哪怕是皇室成員,那不一定拿得出來兩位將軍如此的功績和氣勢。”

高洋故意“謙虛”地擺擺手道:“哪裡哪裡,都是託段帥這個伯樂,慧眼識英雄,這才有了我兩人表現的機會。”

又一位孫姓老者“恍然大悟”地說道:“對對,是咱們疏忽,沒有想透其中的道理,段帥英雄人物,運籌帷幄,決勝於千里之外,恐怕諸葛再生,也不過如此吧。”

其他人紛紛附和,又是一片馬屁聲不絕於耳。

高洋表面上還是高興地笑著,其實內心對此不屑一顧,就憑這群鄉巴佬見到的貴人能有多有權有勢,他可不認為自己靈魂穿越而來,就有多英明神武。